首页 杭州概览 聚焦杭州 风雅钱塘 史志园地 数字方志馆 政务咨询
快速播报: · 蒋文欢一行参观考察湖州方志馆   · 杭州市主城区志鉴“两全目标”推进会召开   · 沐兰汤·虎符缠臂回大宋  
站内检索:
  动态要情       今日杭州       史上今日       杭州之最       杭州百科    
  首轮志书       二轮志书       区县年鉴    
  湖山览胜       古镇名村       特色街区       民俗风情       特色美食       古今人物       诗词楹联       掌故丛编    
  志鉴常识       二轮修志       年鉴编纂       志稿选粹       百家争鸣       志人论集    
  新书速递    
  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最新动态
他们用志“抢救”了杭州这个城中村的百年历史
文章来源:   作者: 访问次数:
    

  一部村志,细细记录下了这片土地上好多值得纪念的人和事

  

 

  ▲村志里收集记录了不少石桥村的老物件

 

  6月15日下午,下城区石桥街道石桥社区的居民们都回来了。

  随着石桥街道四村连片改造的步伐,这里的居民们陆续搬离,未来,他们的家园将会有崭新的样貌。

  这次大家回来,是为了一件颇有纪念意义的事情。石桥社区(原来叫石桥村)编了一部村志,这天要举行首发仪式,这部《石桥村志》里不仅有家园的历史,还记载着村民们的一辈子。村志还制作了电子版本,扫描书尾页的二维码,还可以用手机观看视频及文字。

  明嘉靖年间,石桥村建古通济桥,桥碑铭诗曰:“一箭春水开明镜,两岸桃花夹彩虹。”

  1937年,杭州沦陷,日军纵火焚烧笕桥、乔司等地,石桥村民接纳了20多名灾民。

  1990年,石桥村有了第一条水泥路。

  石桥人以前过年习惯拎着八角包走亲访友。

  曾演过86版《红楼梦》中“贾迎春”一角的女演员,也是石桥人。

  石桥村的大事小事,都记录在了这本村志当中。

  目前,石桥街道拆迁的其他三个村:杨家、华丰、永丰的村志编撰工作也在进行中。

  为什么要编撰村志?

  石桥村又有着哪些有趣的故事?

  房子拆了,记忆要留住

  街道社区耗时近两年收集村民口述历史

  2016年,石桥居民陈文浩写了一篇充满乡愁味的《甘墩拾遗》,记载了部分石桥村的历史文化故事。里面不仅有来自清代的《艮山杂志》中的记载,还结合了陈文浩小时候听爷爷讲的故事。

  “比如爷爷跟我讲过,以前石桥这边的地貌,和西溪湿地是差不多的,现在已经是翻天覆地的变化了。还有他小时候过元宵节,猜诗词灯谜,端午节还有龙舟比赛,这些都是石桥往年的风土人情。”陈文浩说。

  这篇文章被石桥社区党委副书记杨炜莉看到后,激发了她收集村中故事的想法:“看到文中记载了不少石桥的文人作的古诗词,觉得这是值得留下来的。之后有遇到,就会收集起来。”

  后来,石桥四村连片改造之前,下城区有关部门前往石桥街道调研,第一件事就是询问居民:这里有没有值得保留的历史遗迹?在这次调研中,年长的居民们讲出了不少石桥村的老故事,供有关部门参考。社区工作人员也将这些故事再次收进了“历史小仓库”。

  直到拆迁的消息传来,街道决定,修村志的事情要赶紧提上日程,“房子虽然要拆,但是文化和记忆要留住。”

  2017年10月,村志修撰工作进入了筹划阶段,社区工作人员和居民自发成立的历史研究会成为搭档,居民们口述历史,社区工作人员负责执笔记录。其外还搜集了大量民间老物件。“就是在和拆迁速度赛跑。”杨炜莉这样形容走访编撰工作的压力,“今年3月底,本塘居民全部搬走前,我们终于把所有文稿完成了,总共33万多字。”

  口述的故事大多非常零散,如何把它们删繁去简地整理起来,成了社区工作人员最头疼的问题。后来,他们邀请专做文化研究的杭州钱塘公益研究院的老师,帮助他们将石桥的故事拎出了框架,最后才得以整理成书。

  村志主要记载了新中国成立后的村中大事件

  衣食住行、村风民俗、特别人物不一而足

  这部村志总共分十三章,记录了石桥村自春秋战国至今的历史沿革,由于时间跨度较长,主要以新中国成立后的村中大事件为时间轴重点叙述。囊括了地貌水文、历史遗迹、人口结构、衣食住行、经济建设、教育文卫、村风民俗、石桥人物等社会各个方面的情况。

  虽然只是一个村的变迁,却也体现出了社会发展的方向。比如,从村志大事记上可以看出,改革开放至今,单从住这一个方面,石桥人的生活就发生了极大的改变。石桥村总共经历了四次农居改造:草舍改平房、平房改楼房、楼房变洋房,现在到了第四次改造,未来的石桥村,将变成现代的住宅小区。石桥人的生活条件变得越来越好,越来越舒适。

  有大事件,也有小幸福。童年的立夏饭、麦糕,小巷里叫卖的甜酒酿,磨剪刀、扎笤帚的老行当……这些属于石桥人记忆中的风俗小事,也在村志的记载当中。

  就拿石桥人拜年必备的“八角包”来说吧,新中国成立前,去亲戚朋友家拜年要带一对红蜡烛、一对八角包或者再附两根甘蔗。八角包里面的南北干货礼品就大有讲究了,按经济条件和亲疏关系量力挑选,一般有白糖、麻酥糖、寸金糖、桂圆、荔枝、大核桃、红枣、柿饼等。包八角包也是很讲究的,总体式样是长方立体梯形,上小下大,上平面四角和下平面四角均成直角,长是宽的2倍,周边共12条棱线长短对称。这个功夫没有师傅手把手教是断断学不成的,过去南货店学徒必须学会包八角包才算出师。

  “像这种有趣的民俗,不是老人家讲的话,我们都不知道。”杨炜莉说。在走访的过程中,他们还发现了不少历史物证:石桥老物件,20世纪50年代的钱币、旧时暖酒用的锡壶、民国时取暖的铜制烫炉子、做汤团的木制模具等等。

  仗义助人的张耀祖、百岁老人沈葵英、“贾迎春”扮演者

  村志里记载了好多石桥了不起的人物

  村志中还记载了不少石桥村的“特别人物”。

  如,撰写《甘墩拾遗》一文的陈文浩的奶奶沈葵英,是村中众人皆知的“百岁老寿星”。老人一生经历坎坷,饱受贫困、战争、饥饿磨难。新中国成立后,老人才过上了幸福安定的生活。

  ▲百岁老人沈葵英

  老人家为人处世在村里有口皆碑。她勤俭持家、相夫教子、邻里和睦,非常贤惠。互助合作社期间,她还在石桥乡托儿所帮忙照看过孩子。现在村里好些60多岁的老人,当时都是由沈奶奶照顾的小娃娃呢。

  现在,沈葵英老人身体康健得很,洗衣做饭样样都能自己来,抽烟喝酒一个也不落下,虽然年过百岁,却很少生病。谈及长寿之道,老人乐呵呵地说:“保持积极的心态最重要,即使诸多不顺,也要保持乐观的心态,因为日子还要过下去。饮食要清淡,少量多餐,早睡晚起,每天喝点红酒更好了!”

  除了沈葵英这样还健在的家中“至尊宝”,村志里还记载了一些值得纪念的人物。比如在抗日战争年间,为了保护被日本兵追逐的村妇,宁死不屈,英勇牺牲的张耀祖;比如“脚蹬草鞋跟党走,刀山火海不回头”,心系群众、不忘初心的“草鞋书记”章富泉;还有虽双目失明却依旧不放弃为患者服务的名中医张懋祖……

  如果你仔细看村志,还会发现一个惊喜。曾经出演过86版电视剧《红楼梦》中“贾迎春”一角的女演员金莉莉,也出生在石桥村,并在这里长大。

▲86版电视剧《红楼梦》“贾迎春”扮演者金莉莉近照

 

  石桥街道党工委书记姜利民说:“我们希望,能为石桥的子子孙孙们留下更多乡愁记忆、浓浓的乡情。”其实不仅仅是《石桥村志》,接下来,四村连片改造中的其他三个村,也就是杨家、华丰和永丰,也都要各自编撰村志。

  来源:浙江地方志网站

附件下载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
地情网标识码:33001000114 备案证编号:浙ICP备 05000003 浙公网安备33010502001397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16位以上颜色浏览
主办单位:杭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