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杭州概览 聚焦杭州 风雅钱塘 史志园地 数字方志馆 政务咨询
快速播报: · 打造传世精品地方志,彰显上城特色,上城准备这样做!   · 大同市地方志办公室参观杭州市方志馆   · 市志办党支部组织党员干部参观杭州市“廉值千金心向党”剪纸艺术展  
站内检索:
  动态要情       今日杭州       史上今日       杭州之最       杭州百科    
  首轮志书       二轮志书       区县年鉴    
  湖山览胜       古镇名村       特色街区       民俗风情       特色美食       古今人物       诗词楹联       掌故丛编    
  志鉴常识       二轮修志       年鉴编纂       志稿选粹       百家争鸣       志人论集    
  新书速递    
网站地图
自然地理
人口政区
城市史略
区县简介
数字杭州
网站申明
网站飘窗
  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网站相关 > 区县简介
区县简介
<div class=TRS_Editor><div class="Custom_UnionStyle">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face="黑体" size="4"><b>萧山区</b></font></p><p>  萧山区位于浙江省北部,钱塘江南岸,属杭州市,与杭州市西湖区、江干区和海宁市隔江相望。
地理坐标为东经120°04'22''~120°43'46'',北纬29°50'54''~ 30°23'47''。总面积 1420.22平方公里。全境东西宽约57.2公里,南北长约59.4公里。四周边界:东邻绍兴县,南接诸暨市,西连富阳市,西北界杭州市滨江区,北濒钱塘江。浙赣铁路和萧甬铁路、104国道和03省道分别在境内会合。沪杭甬高速公路穿越境内。萧绍运河东西横贯并沟通钱塘江、曹娥江等。</p>

<p>  萧山区地处浙东低山丘陵区北部、浙北平原区南部。地势南高北低,自西南向东北倾斜,中部略呈低洼。地貌分区特征较为明显:南部为低山丘陵地区,间有小块河谷平原;中部和北部为平原,中部间有丘陵。全区平原约占66%,山地占17%,水面占 17%。</p>

<p>  平原约909平方公里,按成因可分陆相沉积平原 和海相沉积平原两类,以海相沉积平原为主。1.海湾堆积平原。主要位于中部,地形平坦,局部稍有起伏,地面高程为4.2~6.2米。占平原面积的1/3。2. 三角湾堆积平原。位于北部,主要是由杭州湾潮流
带入的泥沙堆积而成,表现平坦,高程5~6.3米。占
平原面积的2/3。3.河谷平原。散布于南部低山丘陵
地区,面积甚少,仅58平方公里。</p>

<p>  山地约259平方公里,有低山、高丘、低丘、陆屿等,海拔最高744米,最低10米。山体基本呈西南~东北方向展布,为龙门山、会稽山、天目山的分支和余脉,分别从西南部、南部、西北部入境。1.低山。分布于本区与诸暨、富阳接壤的地区,主要山峰高程500米以上,少数达700米。占山地面积的 15%。2.高丘。零星分布于西南与东南部,高程 300~500米,占山地面积的30%。3、低丘。断续分布于南部,高程50~300米,地形破碎,占山地面积 的35%。4。陆屿。零星散布于海湾堆积平原和早期围垦成陆的三角湾堆积平原上,共有大小不等的 50余个,高程10~257米,占山地面积的20%。</p>

<p>  河流。按地形和流向,可分为三个自成一体又互有联系的小水系,统属钱塘江水系。钱塘江自富阳长岭头附近进入本区,境内全为感潮河段。潮位最高记录为9.58米,最低2.31米。含沙量平均5‰;含盐度2‰左右,最高达11.3‰。o 1.南部水系。处于南部、西南部低山丘陵与河谷平原地区,系以浦阳江为干流呈树枝状展布的河网系统。主要河流有浦 阳江、永兴河、凌溪、凰桐江、径游江等。 2.中部水系。西江塘以东、北海塘以南中部平原地区呈网状展布的河流湖泊水系,为萧绍平原水系的组成部分,主要河流有进化溪、西小江、萧绍运河、南门
江、湘湖、白马湖等。3.北部水系。为北海塘以北的南沙地区和围垦区人工河网系统,呈格子状展布。主要河流有北塘河、前解放河、后解放河、先锋河、七甲直河、五堡河、长山直河、九号坝直河、大治河、永丰直河、方迁浚河、生产湾、长林湾、三官埠直湾等。</p>

<p>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置会稽郡,萧山属会稽郡地。 西汉初至元始二年(公元2年)间,始建县,名余暨,属会稽郡。 “余”为越语,越人称盐为 “余”,因当时萧山产盐,又临暨浦,所以称“余 暨”。孙权黄武年间(公元222--229年),改名永兴,属会稽郡。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永兴为萧山,以萧然山为名,沿用至今。作为山名的萧山,早在《汉书·地理志》余暨县名之下已有记载,其来历是当年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战败,率剩下兵卒停留于此,四顾萧然,故称此山为萧然山,亦名萧山。自唐改称萧山以来,除清咸丰十一年(1867年)至同治二年(1863年)太平军占领萧山期间,为避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之讳,改为“莦珊”外,均称萧山县。1949年5月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萧山,为省直属县。1949年6月底,划归绍兴专区。1952年起,复为省直属县。1957年划归宁波专区。1959年改属杭州市。1987年11月27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萧山县,设立萧山市(县级)。1988年1月1日,萧山县改称萧山市,仍属杭州市。2001年3月25日,萧山举行撤市设区挂牌仪式,杭州市萧山区正式成立。</p>

<p>  【萧山区2013年概况】至2013年末,全区辖15个镇、11个街道,有411个行政村、169个社区。户籍人口124.38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3.72‰。全区生产总值1663.53亿元,比上年增长8.3%,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638.01亿元,增长9.5%。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34182元。十大产业(杭州市统计口径)增加值567.35亿元,增长8.5%。</p><p>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5.68亿元,增长5.5%。其中:农业产值50.52亿元,增长3.2%;林业产值1.17亿元,增长5%;畜牧业产值29.77亿元,增长8.8%;渔业产值11.11亿元,增长7.2%。畜牧、水产、蔬菜、花木和茶果五大特色产业产值84.77亿元。</p><p>  工业总产值5804.76亿元,增长5.4%。工业销售产值5728.95亿元,增长5.5%。工业产品销售率98.7%。1792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5294.43亿元,增长4.7%;利税总额326.45亿元,其中利润总额206.62亿元,分别增长3.1%和1.7%。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实现销售产值954.63亿元,增长8.6%。新产品产值率27.3%。建筑业增加值66.41亿元。</p><p>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5.55亿元,增长13%。其中:批发零售业391.54亿元,增长15.2%;住宿餐饮业54.01亿元,下降0.6%。各类专业市场156个,其中年成交额1亿元以上的市场30个,100亿元以上的市场4个。星级市场50个,其中四星级市场8个。全年市场成交额912.44亿元,增长23.7%。拥有各级名牌产品345种。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7%。全年接待境内外游客1621.49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89.93亿元。</p><p>  外贸进出口总额140.89亿美元,增长3.1%。其中,出口总额94.63亿美元,增长7.4%。出口总额中,高新技术产品出口2.73亿美元,增长13.4%。新批外资投资企业89个,合同利用外资15.37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9.69亿美元。引进500万元以上内资项目154个,实际到位资金88.53亿元。引进“浙商回归”项目106个,到位资金69.17亿元。</p><p>  全区财政总收入229.01亿元,下降0.7%,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26.52亿元,增长3.1%。年末,全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3004.19亿元,比年初增加256.23亿元;本外币贷款余额2659.09亿元,比年初增加175.96亿元。上市企业累计26个。</p><p>  固定资产投资730.73亿元,增长18.4%。房地产开发投资247.83亿元,增长74.4%。公路通车里程2339.13千米,其中高速公路76.01千米。航道里程796.83千米。社会机动车辆拥有量52.65万辆。萧山国际机场全年起降航班19.1万架次,旅客进出港2211.4万人次,货邮吞吐量36.8万吨。地铁2号线萧山段实现“三通”。固定电话用户64.8万户,移动电话用户284.9万户,登记注册的宽带用户45.32万户。全社会用电量206.92亿千瓦小时,全年供水量30779万吨,江东水厂一期工程建成。明确中心城区发展格局,完成瓜沥小城市“三镇合一”,空港新城·南阳街道“城街合一”。年末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8.3%,提高0.5个百分点;园林绿地面积803公顷,增长8.2%。整治城乡河道604条(段)、1601千米。实施重点节能项目141个、减排项目120个。省级生态区创建工作通过现场考核验收。</p><p>  全年专利申请量7466件,专利授权量7155件。新认定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47个。创建成为全国首批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区。全区83所小学在校生10.5万人,46所初中在校生3.9万人,9所普通高中在校生2.21万人,17所职业高中在校生1.48万人。全年文艺作品获得国家级奖项3个。艺术表演团体演出74场次。图书馆流通图书212.8万册次。《萧山市志》完成编撰工作。全年获得国家级运动会奖牌5枚。各类医疗机构721个,医疗床位6806张,卫生技术人员9907人。全年传染病发病率控制在6.96‰。</p><p>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412元,增长9.5%;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6406元,增长8.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3077元,增长11%;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9603元,增长14.3%。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48.9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80平方米。</p><p><br></p><p><br></p><div><p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size="4" face="黑体"><b>余杭区</b></font></p></div>

<p>  杭州市余杭区位于杭嘉湖平原?南端,西依天目山,南濒钱塘江?,是长江?三角洲的圆心地。地理坐标为北纬30°09′~30°34′、东经?119°40′~120°23′,东西长约63公里,南北宽约30公里,总面积约1223.73平方公里。余杭区从东、北、西三面成弧形拱卫杭州中心城区,东面与海宁市接壤,东北与桐乡市交界,北面与德清县毗连,西北与安吉县相交,西面与临安市为邻,西南与富阳市相接。</p>

<p>  余杭交通便利,穿境而过的两条高铁(沪杭高铁以及在建的杭宁高铁)、两条铁路(沪杭、宣杭)、两条国道(320、104国道)、七条高速公路(沪杭高速、杭宁高速、杭徽高速、绕城高速、杭浦高速、申嘉沪杭高速以及在建的杭长高速)、两条主要河流(东苕溪、京杭大运河)和五条省道(01、02、04、09、15省道),把余杭和长江三角洲各大城市紧紧相连。全区公路通车里程达到了2179.262公里。全区等级公路通村率、硬化率达到100%。区境内有航道里程350公里,其中干线30公里,支线320公里,一个遍布全区镇街、干支相连、水陆联动的交通运输网络已经形成。</p>

<p>  余杭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六七千年前的马家浜文化时期,先民就在余杭这片热土上生息劳作,使这里成为稻作文化起源地之一;四五千年前的良渚文化时期,余杭大地上更是孕育出了辉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曙光”,今天,良渚文化遗址群已成为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最具规模和水平的代表;余杭之名,春秋时已见诸史籍,属吴、越领地,战国中期属楚;南宋时期,余杭作为京畿之地,成为全国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 和悠久的历史一样灿烂的,是余杭辈出的人才。既有天目诸山的灵秀之气又得东南沿海浩荡之风的余杭,素称文物之邦,人文荟萃之地,古往今来英才辈出,代有其人。传说时代,大禹曾在这里降服了肆虐的水魔,留下了令后人景仰的遗迹;三国名将凌统,宋代政治家、科学家沈括,南宋数学家杨辉名垂青史;近代更是出现了民主革命家、思想家和国学大师章炳麟(号太炎)这样的伟人。&nbsp;</p>

<p>  余杭之名,春秋时已见诸史籍,彼时属吴、越领地,战国中期属楚。</p>

<p>  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秦灭楚,在今境内置钱唐(含杭州城区)、余杭两县,属会稽郡(钱唐几经变更,到民国为杭县,今余杭区系由原余杭县和杭县大部地域合并而成)。</p>

<p>  西汉时,余杭、钱唐两县仍属会稽郡,钱唐为会稽郡西部都尉治。平帝元始四年(4年),改钱唐县为泉亭县。新王莽始建国元年(9年),改余杭县为进睦县。东汉建武元年(25年),复名余杭、钱唐。</p>

<p>  三国时,余杭、钱唐均入吴国版图,属吴郡,隶扬州,钱唐县并为吴郡都尉治。</p>

<p>  隋开皇九年(589年),废钱唐郡,改置杭州,州治初设余杭,次年移钱唐。大业三年(607年),又改杭州为余杭郡,钱唐、余杭仍为所属。</p>

<p>  唐武德四年(621年)复余杭郡为杭州,为避国号讳,改钱唐为钱塘。五代后梁龙德二年(922年),划钱塘、盐官两县地各半及富春县之两乡地置钱江县,与钱塘县同城设治。</p>

<p>  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改钱江县为仁和县。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升杭州为临安府,属两浙西路。钱塘、仁和升赤,余杭升畿。</p>

<p>  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改临安府为杭州路,钱塘、仁和、余杭属之。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朱元璋攻下杭州,改杭州路为杭州府。明清延之。</p>

<p>  民国元年(1912年)2月,废杭州府,以原钱塘、仁和县地并置杭县,与余杭县同属钱塘道。</p>

<p>  1949年5月两县解放,余杭、杭县建制未变。1958年4月,杭县被撤销,属杭州市郊区。1960年1月建立钱塘联社(县级)。余杭县亦于1958年10月撤销,并入临安县。1961年3月,从临安县析出原余杭县境与钱塘联社合并,4月,钱塘联社撤销,恢复县建制,定名余杭县,县治设临平镇。1994年4月,撤销余杭县,设立余杭市。2001年3月,撤销余杭市,设立杭州市余杭区。</p>

<p>  【余杭区2013年概况】&nbsp;全区辖14个街道、6个镇,有建制村188个、社区146个;全区户籍人口90.3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29万人,人口出生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为10.34‰和4.42‰。</p><p>  全区生产总值934.4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下同)增长10.2%,增幅高于全国(7.7%)、全省(8.2%)、全市(8.0%)平均水平。按户籍人口计算,全区人均生产总值为104188元,增长8.6%。按当年平均汇率计算,达到16824美元。</p><p>  农业总产值71.96亿元,下降1.4%。种植业产值37.69亿元,增长3.7%;林业产值6.64亿元,增长2.3%;牧业产值9.55亿元,下降2.1%;渔业产值14.43亿元,下降13.6%。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6.15万公顷,下降2.9%,其中粮食作物为2.63万公顷,粮食总产量18.45万吨;蔬菜面积2.45万公顷,总产量51.74万吨;水果总产量(包括果用瓜)9.01万吨,减少1万吨。水产品产量6.17万吨,下降5.7%。生猪存栏8.76万头,出栏27.39万头,分别下降31.2%和2%;羊存栏4.47万只,出栏5.01万只,分别下降0.7%和2%;家禽存栏160.59万羽,下降48.8%,出栏1173.57万羽,增长1.4%。</p><p>  工业总产值2046.49亿元,增长4%。工业增加值389.12亿元,增长6.6%。至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118个,实现产值1463.2亿元,增长4.7%;销售产值1433.92亿元,增长5.7%;增加值268.98亿元,增长8%。全区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28.91亿元,增长5.4%;利税总额111.42亿元,增长3.8%,其中利润总额63.9亿元,增长1.1%。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产销率达98%。5月,余杭区宝鼎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南方泵业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日风电气有限公司3个企业项目被列入2013年度浙江海洋经济发展重大建设项目实施计划,直接拉动产业投资2.5亿元。</p><p>  财政总收入200.1亿元,增长19.8%。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26.1亿元,增长20.5%。地方财政预算支出111.5亿元,增长18.9%。其中,预算内用于民生支出81.1亿元,占全区财政预算支出的72.7%,增长16.7%。</p><p>  固定资产投资631.23亿元,增长23.3%。从产业投向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0.2亿元;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31.11亿元,增长8.3%;第三产业完成投资499.91亿元,增长28.1%,第三产业比重较上年提高了3个百分点。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55.56亿美元,增长8.4%。其中:进口4.37亿美元,增长4.6%;出口51.19亿美元,增长8.7%。</p><p>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7.83亿元,增长16.3%。其中:批发零售业250.89亿元,增长18%;住宿餐饮业26.94亿元,增长2.5%。全区商品交易实体市场共实现成交额750.86亿元,增长24.6%。其中,消费品市场103个,实现成交额554.83亿元,增长24.9%。全年接待国内外旅游者1034.47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07.29亿元,分别增长14.3%和20.2%。全区有AAAAA级旅游景区1个、AAAA级旅游景区5个、AAA级旅游景区4个。初步形成塘栖水乡风情旅游区、良渚文化旅游区、径山生态度假旅游区、西溪滨水休闲旅游区4个旅游块状经济。超山梅花节、径山茶圣节、塘栖枇杷节、双溪狂欢节、西溪火柿节、仓前羊锅节、西溪干塘节、山沟沟年货节等主题旅游节庆活动知名度进一步提高。宾馆饭店44家,旅行社27家。全区民用汽车拥有量25.63万辆,增长19.9%。全年公路客运量1.54亿人次,增长9.4%;水运货运量2466.25万吨,增长6.5%。</p><p>  全区文化经营单位1275家,其中文化娱乐业场所158家、体育经营场所33家。8月23日,良渚古城考古新发现被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上海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世界考古·上海论坛评选为2011~2012年世界年度十大重要田野考古发现。小古城遗址(新石器时代)、南山造像(元代)、仓前粮仓(清至中华人民共和国)被国务院核准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区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达到7处。全区公共图书馆藏书总量101万册,增加13万册。《城乡导报》全年出版365期,日发行量3.05万份;余杭电视台每天播出时间16小时,其中自备节目8小时;广播电台播出时间为24小时,其中自备节目23小时;有线电视入户率98%,数字电视用户32.15万户。全区共有各类医院、卫生医疗机构345个,其中区属医院7个。新改扩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3个,投入使用10个。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各类医疗床位3259张,其中区属医院1885张。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有卫生技术人员5800人,其中执业医师1800人、注册护士2161人。</p><p>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559元,增长11.2%;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5538元,增长5.3%。年末,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3.34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2647元,增长11.5%;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8668元,增长11.7%。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68平方米。年末,城乡居民储蓄余额724.24亿元,比年初增长15.6%;人均储蓄余额达8.02万元。</p><p>  全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65.21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9.05万人。全区参加各类养老保障人员82.8万人,参加各类医疗保险人员100.77万人。至年末,享受各类养老生活保障的人员19.77万人,每月发放养老金达2.95亿元。全区拥有各类福利院、敬老院34所,床位5079张,收养人员1630人。</p><p>  </p><p>  </p>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size="4" face="黑体"><b>桐庐县</b></font></div>



<p>  桐庐县位于浙江省西北部,地处钱塘江中游,介于北纬29o35ˊ~30o05ˊ和东经119o10ˊ~119o58ˊ之间;东接诸暨,南连浦江、建德,西邻淳安,东北界富阳,西北依临安。全境东西长约77公里,南北宽约55公里。总面积1825平方公里。   以县城桐庐镇为中心,东20公里(径距,下同)至牛峰岭界富阳,南19公里至羊峤顶界建德,西39公里至太阳山界淳安,北13公里至陈家山界富阳;东南27公里至火烧湾顶界浦江,西南12公里至大岩山界建德,东北16公里至横山埠界富阳,西北41公里至高塘界临安。</p>

<p>  桐庐县始建于三国吴黄武四年(225),治所在今桐庐县西二十五里,曾于隋开皇九年(589)废桐庐入钱塘县,至仁寿二年(602)复置,移治所今桐庐县西八里旧县乡。唐武德四年(621)析桐庐西北七乡置分水县,治所在今桐庐县西北分水镇,同时于桐庐置严州。三年后废严州及分水县。如意元年(692)复置分水,更县名为武盛。神龙元年(705)复名分水县。开元二十六年(738)移桐庐县于今县治。宝应元年(762)析分水西部地置昭德县,治所在今桐庐县西北,大历六年(771)废昭德还属分水。天佑三年(906)划分水东北五乡入临安。1949年4月至5月桐庐、分水两县解放,1958年11月废新登、分水两县入桐庐。1960年8月又废富阳入桐庐,并隶属于杭州市。1961年12月复置富阳县,并将原新登县辖地及原分水县贤德公社划归富阳。今桐庐县政区,基本上为原桐庐、分水两县辖地。</p>

<p>  山的伟岸,石的气势,水的灵韵,林的秀色,构成了桐庐山水洞天色彩斑斓的景致与诗画般的意境。  距桐庐县城23公里的瑶琳仙境,又名瑶琳洞,纵深1000米,游览面积28000平方米,她以神奇的地貌和瑰丽多姿的群石景观而享有“全国诸洞冠”之美誉,被国家旅游局评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 。 天目溪漂流傍红灯笼外婆家,选取毕浦码头至冷坑一段长约5公里的江面,行程约一个半小时。天目溪又称分水江。乘竹筏款款而下,溪流蜿蜒曲折,洲滩众多,一个滩连着一个滩,素有“溪有十八滩,一滩高一滩”之说,置身竹筏上,时而穿涧过坳,山回水转;时而跌宕起伏,破浪逐水。让人痴痴沉醉,尽享漂流之乐。 垂云通天河,与闻名遐迩的瑶琳仙境仅一江之隔,特别之处在于溶洞内有长达4500米的地下暗河,划船入洞,泛舟地下河,观赏奇形怪状的钟乳石,别有一番探险趣味。 浪石金滩,清澈逶迤的天目溪流转到一个名叫浪石埠的地方划了一个圈,圈的外面镶嵌着柔软的金边(沙滩),古时这里是天目溪水陆要津,相传有巨石能随波上下浮动,故名“浪石”。现在嬉水节目“龙舟竟渡”已列为杭州市龙舟比赛定点训练基地。
琴溪香谷,这里林窒幽深,溪涧大气候宕,有大批裸露的石包、石芽和悬崖石壁,以及状元神洞、象鼻洞、水龙洞等多处小型溶洞。尤为奇特的是,峡谷内漫山遍野的野桂花和上千株碗口直径的樟树,以及成片的“黄金柴”林和山兰,形成了满目青翠,四季飘香的自然景观。 大奇山,史称“江南第一名人”,海拔600余米,境内峡谷溪瀑,鸟语花香,满眼自然野趣。眼下在金牛潭景区西侧“长”出56座蒙古包,透出浓浓的草原风情,热情奔放的蒙古歌舞表演和别开生面的篝火晚会,宛如置身“天苍苍、野茫茫”的蒙古大草原。 白云源,在落差1200米的白云源景区,溪水随山势,每一曲、每一折都形成飞瀑跌泉,整条溪内有深潭50多个,有气势的飞瀑10多处。瀑布下有深潭、水潭倒映美景,山光水色融为一体,让人充分领略到“山因水美,水因水秀”的真味。 纪龙山,放松身心的休闲野营之地,可以越山野、探洞灾;可以狞猎射击、烘烤野味;可以夜宿帐蓬感受篝火晚会的奇异乐趣,也可住到淳朴农家之中享受农家饭的美味。</p>

<p>  【桐庐县2013年概况】&nbsp;全县辖4个街道、6个镇、4个乡,有183个行政村。户籍人口40.5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17万人,增长4.2‰。人口自然增长率3.29‰。人口出生率9.64‰,计划生育率为96.06%,下降0.7个百分点。全县生产总值278.04亿元,增长8.1%。第一产业增加值20.86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60.32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96.86亿元,分别增长2.8%、6.6%和12%。</p><p>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0.63亿元,增长5.6%。其中:农业产值18.48亿元,增长5.4%;林业产值2.67亿元,增长7.2%;畜牧业产值6.58亿元,增长4.9%;渔业产值2.29亿元,增长5%;农林牧渔服务业0.61亿元,增长15.7%。粮食总产量9.17万吨,下降0.8%;油料1.41万吨,增长0.7%。禽蛋产量0.62万吨,肉类产量1.96万吨,水产品产量1.69万吨,水果产量8.64万吨。新发展设施农业400公顷,新增粮食功能区673公顷,提升标准农田2020公顷,改造中低产田713公顷,流转土地713公顷。新增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企业45个,新建无公害建设基地1400公顷。</p><p>  工业总产值741.55亿元,增长6%。工业销售产值733.58亿元,增长6.4%。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53个,增加2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销售产值分别为434.45亿元、429.86亿元,分别增长5%和5.4%。产值1亿元以上的企业95个,增加3个,产值318.75亿元,占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的73.4%,提高2.6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46.27亿元,增长13.6%,其中利润30.05亿元,增长12.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产销率为98.9%,增长0.3个百分点。</p><p>  固定资产投资172.6亿元,增长22.2%。固定资产投资施工项目499个(不含房地产),计划投资307.31亿元,增长49.8%。新开工项目337个,计划总投资183.53亿元,增长87.3%。按三次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2.85亿元;第二产业投资59.2亿元,增长6.2%,其中工业投资59.2亿元,增长6.2%;第三产业投资110.55亿元,增长30.3%。房地产开发投资50.4亿元,下降4.8%。房屋施工面积420.02万平方米,增长14.9%;竣工面积89.68万平方米,增长450.9%。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59.79万平方米,增长29.4%,其中住宅销售52.13万平方米,增长145%。商品房销售额37.82亿元,增长45.4%。</p><p>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7.79亿元,增长14.9%。其中:批发业零售额12.5亿元,增长19.4%;零售业零售额70.5亿元,增长15.5%;住宿业零售额0.79亿元,下降14.2%;餐饮业零售额14.01亿元,增长10.1%。</p><p>  外贸(海关)进出口总额11.95亿美元,增长15.7%。其中:进口总额0.79亿美元,增长23.6%;出口总额11.16亿美元,增长15.7%。出口总额中一般贸易出口9.61亿美元,增长15.5%。</p><p>  全年批准招商引资项目323个,增加71个,其中新引进项目151个,增加53个。新引进项目协议资金68.41亿元,增长22.9%;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59.3亿元。合同利用外资2.41亿美元,增长2.8%;实际到位外资1.41亿美元,增长7.2%。</p><p>  境内公路通车里程1739千米。新建城镇道路4.34千米,面积7.04万平方米。新建农村联网公路32千米,完成农村公路大中修40千米、农村公路安保工程38.9千米、农村病危桥改造10座。富春江船闸改扩建工程完成投资1.12亿元,累计完成工程进度的20.2%。23省道梅蓉至杭新景高速凤川互通公路工程春江路至320国道段开工建设,柴埠大桥主体工程完成招投标;23省道桐庐浮桥埠至麻蓬段提升改建工程、横村徐家埠大桥改建工程开工。延伸公交线路2条,开通旅游专线2条,开通瑶琳镇际公交线路1条。至年末,全县拥有公交线路24条,营运公交车120辆。全年完成城区旅客运输2494万人次(含免费乘客),增长3.9%。杭州至桐庐城际公交车全年完成旅客运输36万人次。更新出租车25辆,全县共拥有出租车168辆,出租车有责投诉率下降33%。新合客运站建成并投入使用。新建农村港湾式停靠站10个。桐庐大运物流中心入驻运输企业129个,开设国内专线43条(其中省内专线19条、省外专线24条)。城乡公共交通一体化改造试点顺利推进。试点线路大润发超市至深澳的35路公交线路已投入运营。县城绿地面积达720.16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地率达40.9%,绿化覆盖率为42.95%,人均公共绿地10.95平方米。</p><p>  邮政业务收入0.39亿元,增长19%;电信业务收入4.06亿元,增长2%。年末,全县电话用户合计65.06万户,增长3.9%。其中,移动电话用户55.95万户,增长2.8%,移动电话拥有量137.84部/百人。</p><p>  全县接待国内外游客871.5万人次,增长15.1%。景点接待游客431.8万人次,增长7.2%。其中接待国外和中国香港、澳门、台湾过夜游客2.47万人次,下降22.8%。全社会旅游总收入87.69亿元,增长19.3%,其中景点门票收入1.13亿元,增长7.6%。励骏酒店、东方云水涧旅游度假区、杭州潇洒休闲运动公园旅游综合体、君悦大厦等旅游重点项目顺利推进。瑶琳森林公园、红灯笼乡村家园、浪石金滩等老景点完成提升改造。江南古村落风景区正式对外开放,并成功创建成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荻浦花海、牛栏咖啡吧等一批乡村旅游产品顺利推出。芦茨慢生活体验区完成总规编制,芦茨游客接待中心、白云居驿站,石舍香樟露营基地建成。</p><p>  财政总收入37.44亿元,增长10.1%。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2.14亿元,增长13.5%。税收收入20.12亿元,增长11.8%。其中:增值税4.75亿元,增长44.5%;营业税5.36亿元,增长7.6%;企业所得税2.36亿元,下降0.2%;个人所得税0.88亿元,增长19.2%。全年财政支出29.97亿元,增长11.0%。其中:教育支出6.95亿元,增长11.4%;科学技术支出1.16亿元,增长13.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56亿元,增长18.1%;医疗卫生支出2.93亿元,增长30.1%;环境保护支出0.96亿元,下降34.6%;城乡社区事务支出1.64亿元,增长31.3%。</p><p>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315.13亿元,增长15.0%。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59.33亿元,增长15.4%。金融机构资产质量进一步好转,不良贷款全年减少0.43亿元。年末,城乡居民本外币储蓄余额159.61亿元,比年初增加20.91亿元,增长15.1%;人均储蓄余额39313元,比年初增加5122元,增长15%。</p><p>  全县新增国家重点支持高新技术企业6个、市级高新技术企业22个、市级创新型试点企业8个、市级“青蓝计划”企业2个。新增市级以上科技项目46项,其中国家级6项、省级16项。全县专利申请量1808件,专利授权量1286件。认定登记技术合同135项,合同成交额3643.12万元。年末,全县登记在册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9516人,增加461人,其中高级职称1006人、中级职称5405人、初级职称13105人。</p><p>  全县有幼儿园51所,在园幼儿1.19万人。全日制小学26所,在校学生2.26万人。普通中学17所,在校学生1.68万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所,在校学生3085人。小学入学率达100%,初中巩固率100%,高中入学率99.61%。全年输送大中专(含技校)生3799人。全年免除杂费、课本费、作业本费2337万元,助学奖学1.72万人次,资助和奖励金额1070.06万元。加大农村学校资金和师资扶持力度,继续实施名师名校长和名师区域流动工程。</p><p>  文化名县创建活动全面展开。全年文艺作品获国家级奖项116个、省级301个、市级122个、县级199个。年末,各类图书馆藏书达42万册。全年开展各类大中型文化活动155场次,接待文艺团体6个,送文化“下乡”200场。举办第一届“欢乐大舞台·幸福桐庐人”大型群众文化活动、第五届“神州风韵”全国剪纸大赛、中秋晚会、“相约周末·激情广场”广场演出以及“情系桑梓——袁振藻水彩画展”等活动。全年桐庐籍运动员参加全国、省、市比赛获金牌156枚、银牌90枚、铜牌66枚。举办县级群众性体育健身和竞赛活动30项次,1万余人次参加。承办全国乒乓球超级联赛。全县新建40个健身点、15个篮球场和16个乒乓球室。桐庐电视台平均每周播出119小时,其中自办节目115.5小时。桐庐人民广播电台每天播音17.1小时,其中自办节目14.5小时。全年播出广播新闻5326条,电视新闻4984条。年末,有线电视终端16.13万个,电视综合覆盖率99.8%。</p><p>  全县有各类医疗机构303个,其中医院、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3个,卫生服务站87个,门诊部、医务室、诊所(卫生所)88个,村卫生室102个,妇幼保健医院、疾病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各1个。各类医疗病床1585张。卫生技术人员2673人,其中执业医师932人、助理执业医师204人、注册护士996人。</p><p>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597元,增长11.2%;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16376元,下降11.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6986元,增长11.5%;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11777元,增长7.7%。全县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为37.65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71.92平方米。</p><p><span style="font-size: 12pt;">  </span></p><p>  </p>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face="黑体" size="4">淳安县</font></div>

<p>  淳安县位于浙江省西部,地处北纬29°11′~30°02′,东经118°20′~119°20′。是著名国家级风景区千岛湖所在地,又是浙江省政府批准的革命老根据地县。北接临安,东邻桐庐、建德,南连常山、衢县,西南与开化接壤,西与安徽休宁、歙县毗连。全境东西长96.80公里,南北宽94.40公里,面积4427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4.35%,是浙江省面积最大的县。属杭州市,距杭州市区151公里。</p>

<p>  淳安县历史悠久。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春秋属吴、越战国属楚、秦时为歙县辖地。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孙权遣威武中郎将贺齐击山越,分歙县东之叶乡置始新县,分歙县南之武强乡置新定县。此为淳安、遂安建县之始。西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改新定县为遂安县。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改始新县为新安县,并遂安、寿昌县入新安县。仁寿三年(公元603年),遂安县从新安县分出复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改新安县为雉山县。唐文明元年(公元684年),复改雉山县为新安县。开元二十年(公元732年)改新安县为还淳县,永贞元年(公元805年),避宪宗李纯名讳,改还淳为青溪县。北宋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改淳化县为淳安县。1958年10月,淳安、遂安两县合并为淳安县。</p>

<p>  三国吴置新都郡,以始新县治为郡治。西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易新都郡为新安郡,县治仍为郡治。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置郡置州,属婺州。仁寿三年(公元603年)置睦州,县为州治并属之。唐武周神功元年(公元697年),睦州治所始迁建德县治。北宋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改睦州为严州,咸淳元年(公元1265年)改为建德府,隶属未变。元时,淳安、遂安属建德路;明、清属严州府;民国元年(1912年)属浙江省;3年(1914年)属金华道;24年(1935年)属第五行政督察区;后又多次变更,至1949年,淳安、遂安两县改隶第四行政督察区。解放后,初属建德专署,1950年撤建德专署,改属金华专署,1955年划归复设的建德专署。1958年撤建德专属,淳安属金华专属。1963年,淳安县划属杭州市。</p>

<p>  【淳安县2013年概况】&nbsp;全县辖11个镇、12个乡,有425个行政村、11个社区、1个居民区。户籍人口45.75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1.96‰。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73.31亿元,比上年增长10.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8.66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71.02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73.63亿元,分别增长3%、10.8%和12.6%。</p><p>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9.86亿元,增长5.6%。其中:农业产值26.89亿元,增长6.1%;林业产值4.19亿元,增长6.9%;牧业产值6.67亿元,增长0.5%;渔业产值2.11亿元,增长11.7%。粮食产量9.19万吨,下降2%。水果产量12.64万吨,增长3%。茶叶产量5835吨,下降7.1%;蚕茧产量5182吨,下降14.5%;肉类1.92万吨,下降1.6%;禽蛋4464吨,增长7.4%。拥有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2个、省级农业龙头企业6个,市级农业龙头企业34个。完成50个省级待整治村“一村五项目”、7个“美丽乡村”整乡镇推进、36个沿湖沿线村庄整治、90个行政村停车场和石林“风情小镇”项目建设;启动30个中心村、10个市级“美丽乡村”精品村、7个县级特色示范村、1个省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和2个一般村、千汾线和白小线两条精品线路及富泽精品区块项目建设。</p><p>  工业销售产值307.81亿元,增长1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产值236.82亿元,增长15%。工业增加值55.1亿元,增长11.7%。工业产品产销率98.7%。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23个。</p><p>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88亿元,增长15%。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2.6%。其中,食品消费上升3.9%,衣着类消费下降0.8%,家庭设备用品消费下降0.9%,医疗保健消费上升4.7%,交通和通信类消费下降0.3%,娱乐教育文化用品消费上升0.3%,居住类消费上升4.9%。</p><p>  全年接待游客908.66万人次,增长14.1%,其中下湖游客201.05万人次,下降15.9%。旅游经济总收入81.21亿元,增长15.7%。旅游门票收入2.05亿元,增长18%。乡村旅游接待游客262.8万人次,收入2.81亿元,分别增长25.2%和33.2%。全县有各类旅行社38家、星级宾馆31家。</p><p>  全年引进内资项目161个,协议资金83.79亿元,到位资金61.93亿元,分别增长26.5%和12.6%。引进外商投资项目12个,协议利用外资2.43亿美元,增长10.2%;实际利用外资1.47亿美元,增长7.1%。自营进出口总额1.97亿美元,下降10.6%,其中自营出口额1.74亿美元,增长6.2%。</p><p>  全县财政总收入19.2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2.55亿元,分别增长11.6%和11.9%。地方财政支出37.59亿元,增长36.8%。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235.4亿元,增长8.9%。其中:城乡居民储蓄余额113.09亿元,增长16.3%;贷款余额176.21亿元,增长11.6%。</p><p>  固定资产投资119.38亿元,增长23.1%。其中:第二产业投资29.35亿元,增长11.9%;第三产业投资89.59亿元,增长27%。房地产开发投资35.26亿元,增长9.4%。商品房销售面积25.9万平方米,增长19.4%。全年完成基础设施投资39.52亿元,增长42.9%。青溪新城建设步伐加快,珍珠半岛广场、中轴溪项目竣工使用。老城更新加快推进,完成10.6千米中心湖区景观飘带改造工程,城中湖景观飘带改造、中心湖区及周边岛屿景观照明工程启动建设。千岛湖镇第六小学和第二公立幼儿园项目进展顺利。新增大墅、文昌等5个国家级生态乡镇,累计达到19个。《千岛湖及新安江上游流域水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规划》获得国务院批复。淳安县被列为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县、省级重点生态功能区、“美丽杭州”实验区。千岛湖水质达到Ⅰ类,营养水平为贫营养水体。19家沿湖酒店宾馆完成污水“零排放”改造,新建79个行政村污水处理设施,1个化工企业整治提升,2个化工企业关停。</p><p>  农村公路联网工程完成44.9千米,农村公路大中修工程完成65.6千米,病危桥改建工程完成14座。行政村客运班车通达率达98.3%,城乡客运一体化达到88%。全县通车公路里程2613.55千米,其中高速公路13千米、省道56.9千米、县道810.8千米。全年用电量达到9.24亿千瓦小时,增长15.2%,其中城乡居民生活用电1.42亿千瓦小时,增长20.2%。</p><p>  全年新列县级以上科技发展计划项目139个,其中国家级5个、省级12个、市级39个。全年专利申请量908件,增长32.9%;专利授权量745件,增长67%。杭州千岛湖啤酒有限公司的“千岛湖”商标和沪千森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沪千”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全县共拥有中国驰名商标4件、省著名商标13件、市著名商标19件。全县有普通中学21所,在校学生1.86万人;小学57所,在校学生1.72万人;职业高中2所,在校学生3942人;幼儿园35所,在园幼儿7231人。文化馆(站)24个,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量24.13万册。《今日千岛湖》全年发行250期计375万份。广播电台、有线电视台各1个,有线电视用户14.02万户;数字电视用户14.76万户;数字电视节目80套,模拟电视节目30余套,电视人口覆盖率98%。开展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4家县级医院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实施城乡优质医疗资源共享,完成影像会诊中心、心电会诊中心、病理诊断中心、消毒供应中心和临床技能培训中心等五大中心建设。完成379座农村水厂消毒设施提升改造和4015座三格式无害化厕所改建任务。全县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10个,医疗床位1353张,医疗卫生机构人员2109人。二级甲等医院2个,三级乙等医院2个。创建国家级青少年俱乐部1个、省级运动休闲旅游优秀项目1个、省级中心村体育休闲公园1个、省级村体育俱乐部10个、省级体育小康村20个。通过国家级体育产业基地(运动休闲示范区)创建初评。举办中国·千岛湖公开水域游泳公开赛、第七届中国·杭州环千岛湖公路自行车赛、中国·千岛湖户外休闲运动大会、浙江省青少年(儿童)羽毛球锦标赛等大型赛事。</p><p>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612元,增长11.3%,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17302元,增长11.4%;农民年人均纯收入10531元,增长11.8%,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8271元,增长22.4%。</p><p>  <span style="font-size: 12pt;">  </span></p><p>  </p>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size="4" face="黑体"><b>建德市</b></font></div>

<p>  建德市地处浙江省西部,钱塘江上游,杭州—— 黄山黄金旅游线的中段,位于北纬29°12′20″~29°46′27″,东经118°53′46″~119°45′51″。东与浦江县接壤,南与兰溪市和龙游县毗邻,西南与衢州市衢江区相交,西北与淳安县为邻,东北与桐庐县交界。东起乾潭镇梓洲村(原姚村乡梓洲村)双门灶,西至李家镇大坑源村卢桐源,长84.38公里;南起航头镇珏塘村,北至乾潭镇大源村(原下包乡大源村)石豹头扶梯岭,宽62.93公里。总面积2321平方公里,占浙江省面积的2.28%。建德市政府驻地新安江街道新安路1号,距杭州市高速公路里程108公里。</p>

<p>  市境地处浙西丘陵山地和金衢盆地毗连处,地表以分割破碎的低山丘陵为特色,大部分地区地质构造属钱塘江凹槽带,山岭属天目山、千里岗和龙门山系。千米以上主峰有12座,主要分布在境域西北和东南。山脉大致呈北东向西南走向。整个地势为西北和东南两边高、中间低,自西南向东北倾斜。水系由周边向中间汇集,主要河流由西南流向东北,与山脉走向基本一致。</p>

<p>  境域水系属钱塘江流域,有新安江及其支流寿昌江和兰江、富春江4条较大河流及38条中小溪流。新安江在市境西部的芹坑埠入境,由西向东流经新安江城区、洋溪、下涯、马目、杨村桥,在梅城与兰江汇合后流入富春江;境内全长41.4公里,流域面积1291.44平方公里。兰江在三河入境,自南而北流经三河、麻车、大洋、洋尾,于梅城东关汇入富春江,境内长23.5公里,流域面积419.38平方公里。富春江由西南流向东北,经乌石滩、七里泷,于冷水流入桐庐县;境内长19.3公里,流域面积615.75平方公里。寿昌江是新安江的一级支流,发源于李家镇长林大坑源,主流长65.8公里,流域面积692.3平方公里;河道曲折,集流时间短,河床宽浅,总落差428米,比降大,流速快,暴涨暴落,且易造成洪涝灾害。</p>

<p>  境域山地和丘陵占全市总面积的88.6%。北部和西部山岭由古生代到新生代的砂岩、石灰岩和页岩等组成,侵蚀明显,切割较深,山势陡峻,相对高差达400米~600米,坡度常为30~40度。南部为200米以下的丘陵,地势平缓,坡形浑圆,坡度一般在15度以下,谷地也较开阔。海拔50米以下的平原215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9.4%。河谷平原主要分布在新安江、寿昌江及兰江两岸,土地肥沃,排灌条件良好,是本市的主要农耕地带,也是商品畜禽的重要产区。</p>

<p>  【建德市2013年概况】&nbsp;全市(以下均指建德市)辖3个街道、12个镇、1个乡,有232个行政村、24个社区、15个居民区。户籍人口50.89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0.7‰。全市生产总值271.7亿元,增长7.8%,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95.33亿元,增长11.5%。三次产业结构为10.1∶54.8∶35.1。</p><p>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3.22亿元,增长6%。农村经济总收入509.2亿元,增长9%。全市粮食播种面积1.68万公顷,粮食产量9.7万吨。蔬菜种植面积7407公顷。主导特色产业产值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75%以上。全市蔬菜产量20.9万吨,油菜籽1.03万吨,茶叶2852吨,水果17.5万吨。市级农业龙头企业80个,杭州市级农业龙头企业46个,省级骨干农业龙头企业4个。年末,生猪存栏量21.8万头,增加0.3万头;家禽存栏量1005.1万羽,增加121.5万羽。肉类总产量2.97万吨,增加1072吨;水产品产量1.21万吨,减少467吨。</p><p>  工业总产值685.03亿元,增长1.9%。工业销售产值673.71亿元,增长1.8%。工业产品产销率98.4%。全市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409个,工业总产值达到414.75亿元,增长2.4%,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60.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45.33亿元,增长7%,其中利润33.5亿元,增长8.2%。工业用电量22.07亿千瓦小时,增长6.8%。规模以下工业企业总产值270.29亿元,增长1%。工业生产性投入68.73亿元,增长19.9%。建业化工一期搬迁项目、中策橡胶全钢子午胎项目建成投产。工业平台平整土地175.3公顷,盘活存量土地81.3公顷、闲置厂房19万平方米,基础设施投入2.7亿元。当年新增入园企业50个。省级开发区卜家蓬区块基础设施加快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园(马南园区)争创省级循环化改造示范园区,五马洲区块逐渐成形。阿里巴巴·建德产业带上线企业127个。“个转企”617个,“厂转司”198个。</p><p>  进出口总额8.93亿美元,增长2.8%,其中自营出口额8亿美元,增长5.4%。云计算产业园等引领产业转型提升的重大项目签约。全年实到内资56.4亿元,增长24.2%;实际利用外资1.1亿美元,增长99%。</p><p>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7.27亿元,增长14.8%。全市接待游客544.4万人次,增长11%,实现旅游总收入35.7亿元,增长13%。“两江一湖”风景名胜区建德分区规划修编完成。举办第九届浙西旅游合作峰会。10月12日,“17度”建德新安江旅游节获“长三角最具影响力会展节庆品牌”称号。</p><p>  财政总收入30.72亿元,增长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7.31亿元,增长8.2%。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70.8亿元,增长11%;贷款余额232.44亿元,增长7.2%。民生银行建德支行、白沙小额贷款公司开业。全市个人存款余额167.49亿元,增加17.85亿元,增长11%。</p><p>  固定资产投资117.65亿元,增长22.3%。其中,工业投资52.95亿元,增长13.4%。房地产开发投资27.5亿元,增长33.2%。房屋施工面积165.64万平方米,增长34.4%。商品房销售面积19.31万平方米,增长30.5%;商品房销售额14.42亿元,增长54.3%。洋安新城主干路网基本成型,江滨公园景观及配套工程开工;桥东“城市客厅”汇金大厦建成,洋溪新城长途客运中心、晨博酒店完成主体工程。“数字城管”解决各类问题5.2万件,解决率100%。城市绿化覆盖率38.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0.1平方米。居民生活用电2.6亿千瓦小时,城区使用液化石油气普及率达到100%。</p><p>  新增城镇就业人数540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7%。培训城乡劳动力2.2万人,培训后转移农村劳动力5621人。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和缴费基数夯实率分别达到96%和80%。新建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101个、农村托老所15个,基本实现城乡居家养老服务站全覆盖。农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1.7万人的饮用水困难。13.3万平方米保障性住房主体工程竣工,改造农村住房2928户,农村困难家庭住房救助320户。</p><p>  专利授权量1151件。新增杭州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11个、“雏鹰计划”企业3个、企业研究(技术)中心3个,浙江建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和杭州国茂饲料技术研究中心列入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培育对象,浙江新化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成为省首批信息化应用示范企业。12月,建德市被科技部授予“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市”称号。全市有普通中学26所,在校学生2.23万人。其中,高中在校学生9077人,初中在校学生1.32万人。职业中学3所,在校学生2995人。小学28所,在校学生2.1万人。小学入学率100%,初中入学率100%,初中毕业升高中段比例为99.7%。全市公共图书馆藏书量51万册。创建省级文化强镇和省级文化示范村(社区)各1个,建成农村“文化大礼堂”百姓俱乐部21个。严州古城保护规划编制完成,“建德人”遗址、西山桥、新叶村乡土建筑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编婺剧《天下第一疏》入选第十三届中国戏剧节。各类医疗机构162个,医疗病床2114张,卫生技术人员2906人。村设置的医疗点313个,乡村医生215人。浙医二院建德分院、杭州市中医院建德分院挂牌成立。全面实行“市民卡”就诊一卡通和一站式结算。创建成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创建省级体育强镇2个、省级体育特色村30个,严州中学游泳健身中心投入使用。举办第六届全市老年人运动会。</p><p>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771元,增长10.3%;人均消费性支出20585元,下降3.3%。农民人均纯收入14495元,增长11%;人均消费性支出8974元,增长3.1%。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5平方米,农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73平方米。</p><p>  </p><p>  </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size="4"><b>富阳市</b></font></p>

<p>  富阳市位于浙江省北部,东接杭州市萧山区,南连诸暨市、西邻桐庐县,北与临安市、余杭区、西湖区毗邻。地理座标为:119°25’—120°19.5’,北纬29°44’45"—30°11’58.5";市境东西长68.67公里,南北宽50.37公里,总面积1831.22平方公里,平原约占17%,水面5.4%,山丘75.9%,故有“八山、半水、分半田”之称。</p>

<p>  区内水陆交通发达。水路经富春江、钱塘江、杭州湾可抵杭州、上海、宁波、无锡。陆路有贯穿全境的320国道、沿江一级公路与沪杭、杭甬、杭宁高速公路相连。距杭州国际机场50分钟,距杭州火车站仅半小时。</p>

<p>  富阳市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地貌以“两山夹江”为特点,天目山余脉绵亘西北,仙霞岭余脉蜿蜒于境内东南和西南部。平均海拔300.5米,江南主峰杏梅尖海拔1067.6米,为全市最高点,最低处皇天畈,海拔6米。全市河流均属钱塘江水系,富春江横贯市境中部,流程52公里,纳渌渚江、壶源江、新桥江、常绿溪、龙门溪、青云浦、大源溪、小源溪、渔山溪等,沿钱塘江注入东海。全市低山、丘陵面积广大,地貌类型复杂。境内低山、丘陵面积1385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75.7%,水面积占5.6%,平原谷地占18.7%,故有“八山半水分半田”之称。境内有低山、高丘、低丘、谷地、盆地、平原等多种多样地貌。低山为境内地势最高处,山势挺拔,脉络清晰。较集中分布于东南部。总面积309.1平方公里,占市境面积16.9%,占山地面积22.3%,海拔均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400米,系东南部仙霞岭往东北延伸余脉,山体连绵,重峦叠嶂。一脉由萧山入境,起自向铁岭,向北偏西延伸形成里山、渔山,最高峰安顶山,海拔790米。一脉由诸暨入境,仍向北编西伸展,与渔山、里山相连,构成整个东南山区。主峰有马铁山、龙皇山、白洋尖、龙门山、万春山、杏梅尖,海拔均在800米以上,其中杏梅尖拔达1067.6米,为境内最高峰。高丘分布在低山外围,分布范围广,面积631.9平方公里,占市境面积34.5%,占山区面积45.6%。海拔250~500米,相对高度200~400米,坡度组合20°~30°。低丘分布在低山、高丘外围,盆地四周,或错落于沿江平原和盆地之中。总面积444.62平方公里,占市境面积24.3%,占山地面积32.1%。海拔50~250米之间,相对高度50~200米。灰岩丘陵在境内分布较有规律,古生界灰岩主要分布在龙羊,面积132.1平方公里,占灰岩总面积93%。常安、龙门和渌渚等乡镇也有零散分布。中生界灰岩主要分布在中部凤凰山的渌渚 、鹿山和受降等乡镇,面积较小。谷地包括境内东南低山、西北高丘、低丘、灰岩各类地貌之间的河流冲积、洪积形成的阶地、河谷小平原、河温滩地和河床。面积80.3平方公里,占市境面积4.4%。境内平原,根据成因和地表形态,分为沿江平原和新登盆地。沿江平源包括沿富春江两岸平原和海积皇天畈泻湖洼地。沿江平原自西南向东北延伸,两侧宽窄不等,面积279.7平方公里,为境内耕地最集中分布区,占市境耕地总面积50%以上。其范围由富春江往南至北,直到南、北丘陵外围阶地。海拔在8~10米,坡度1~2°。新登盆地,面积58.6平方公里。地势西、北倾向东南,渌渚江切割低丘形成开口。其支流由东、南、西、北呈向心状汇集于盆地之中。盆地内土壤分布,均以各支流为轴心,由河床至盆地外围分别向两侧呈清水沙——培泥沙土——黄泥田——烂泥土田。丘陵山麓为砂质红壤或砾石红壤。盆地内部受各支流切割,田块零乱,呈阶梯状逐级向东南下降。</p>

<p>  全市整体地貌以“两山夹江”为最大特征。天目山余脉绵亘西北,仙霞岭余脉蜿蜒东南,富春江西入东出,斜贯市境中部。地势由东南、西北向中部倾斜。依其地表水陆形态分,山地、丘陵面积1439.6平方千米,占市境总面积的78.61%;平原、盆地面积 299.63平方千米,占16.36%;水域面积91.98平方千米,占5.02%,故有“八山半水分半田”之称。</p>

<p>  西北天目山余脉分布区以高丘为主,其特点是丘体混乱,丘顶浑圆,丘坡平缓,脉络不清,多数呈馒头型。坡度组合15°~25°,山丘间岗地众多,土层深厚,有利于发展粮、林和各种经济特产,为境内茶叶、蚕桑、板栗、银杏等主要产区。</p>

<p>  东南仙霞岭余脉分布区以低山为主,其特点是山势挺拔,脉络清晰,重峦叠嶂,山重水复,海拔均在500米以上。主峰杏梅尖,海拔1065.8米,为全境最高峰。由于山体高大,气候、土壤适宜竹木生长,是境内木材、毛竹主要产区。</p>

<p>  境内富春江流长52千米,江宽700米~1000米,平均水深7米。两岸风光秀丽,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富春江—新安江—千岛湖“两江一湖”被列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p>

<p>  富阳历史悠久,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置县,县治即今富阳市市政府所在地。初置县时幅员辽阔,辖境含今桐庐、建德等地。三国吴黄武四年(225),析富春部分县地置建德、新昌(后改寿昌)、桐庐3县。次年(226),又析富春部分县地置新城(后改新登)县。富阳、新登两县建置以此而始。</p>

<p>  富阳秦汉称富春。新莽始建国元年(9),改名诛岁。东汉建武元年(25),复名富春。东晋太元十九年(394),为避简文帝生母宣太后郑阿春讳,更名富阳,富阳之名始于此。五代梁开平二年(908)复改名富春,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又改为富阳县,此后富阳之名沿袭至今。新登初名新城,五代梁开平元年(907),太祖朱温为避其父朱诚讳,改名新登,新登之名始于此。</p>

<p>  富春之地,春秋属越。战国时,楚国屡败越国,夺取浙江以西土地。周显王三十六年(前333),越亡,富阳归属楚国。秦汉以后,隶属多变。隋、唐直至宋、元、明、清,均归杭州府(临安府、杭州路)所辖。民国时期,初属钱塘道,民国16年(1927),废道直属于省。民国27年(1938)改属第一行政区,后又多次变更,至民国37年(1948),改隶第四行政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初属临安专署,1952年改为省直辖。1955年划归建德专署。1958年12月,改属杭州市至今。</p>

<p>  富阳历史上曾两度撤并。隋开皇九年(589)并入钱唐(后改钱塘)县,大业三年(607)复置。新中国成立后,1960年8月并入桐庐县,1961年12月复置。新登历史上曾5次撤并。三国吴黄武五年(226)析富春部分县地置新城县,治所即今富阳市西南新登镇。黄武七年(228)并入桐庐县,西晋太康十年(289)复置;旋又废入富春县,东晋咸和九年(334)复置;隋开皇九年(589)并入钱塘县,大业十四年(618)复置;唐武德七年(624)并入富阳县,永淳元年(682)复置;五代梁开平元年(907)吴越改名新登县。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复为新城县。民国3年(1914),改名新登县。新中国成立后,1958年10月撤销,并入桐庐县;1961年12月又从桐庐县析出,划归富阳县。</p>

<p>  1994年1月18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撤销富阳县,设立富阳市,行政区域不变,隶属关系依旧。2月4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发出《关于撤销富阳县设立富阳市的通知》。3月28日,富阳市举行撤县设市庆典活动。</p>

<p>  【富阳市2013年概况】&nbsp;?全市(以下均指富阳市)辖6个乡、13个镇、5个街道,有26个社区、276个行政村。户籍人口65.9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3.2‰。全市生产总值571.4亿元,比上年增长9.1%。</p><p>  农林牧渔总产值53.4亿元,增长5.6%。其中:农业产值29.8亿元,增长5.7%;林业产值7.9亿元,增长8.2%;牧业产值12.4亿元,增长5.1%;渔业产值3.1亿元,增长3.3%。粮食播种面积2.28万公顷,下降1.4%;粮食总产量14.5万吨,下降2%。肉类产量5.58万吨,禽蛋产量0.72万吨,蚕茧产量2023吨。107个农业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56亿元。全市有各类名牌农产品92种,其中杭州市级以上名牌产品54种。全年投入农田水利建设资金5.42亿元,全市各类水库151座。年末,拥有农机总动力46.12万千瓦,耕地有效灌溉面积2.12万公顷。</p><p>  工业总产值1599.6亿元,增长5.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253.8亿元,增长7.7%。年末,全市有产值1亿元以上的工业企业226个,其中10亿元以上企业19个、20亿元以上的企业7个、50亿元以上的企业2个。全市683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223.2亿元,增长8.4%;利税76.9亿元,增长2.9%。全年建筑业增加值21.8亿元,增长7.5%。</p><p>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2.2亿元,增长16.8%。其中:批发业零售额14亿元,增长9.3%;零售业零售额111.9亿元,增长21.1%;住宿业零售额0.9亿元,下降24.3%;餐饮业零售额15.3亿元,下降0.1%。新建(改建)农贸市场5个。全市有商品交易市场42个,其中年成交额1亿元以上的市场14个。</p><p>  全年新批外商投资项目15个,合同利用外资4.85亿美元,增长31%;实到外资2.39亿美元,增长7.7%。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26.58亿美元,增长18.4%。其中:自营出口12.06亿美元,增长10.1%;自营进口14.52亿美元,增长26.3%。全年完成境外投资项目10个,总投资4844万美元。主要旅游景点接待游客381.8万人次,下降3.8%;旅游景点门票收入9444万元,下降4%。举办浙江省首届大学生旅游节、“运动休闲日”嘉年华系列活动。新沙岛成为国家AAAA级景区。</p><p>  财政总收入83.2亿元,增长6%。其中,公共预算财政收入46.4亿元,增长10.4%。公共预算财政支出52.7亿元,增长9.9%。年末,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792.42亿元,增长16.8%;各项贷款余额787.03亿元,增长16.7%。全年引进3家商业银行。全年保险费收入4.7亿元,增长24.1%。其中:财产保险费收入2.05亿元,增长10.3%;人身保险费收入2.46亿元,增长27.6%。保险费理赔支付1.77亿元,增长32%。</p><p>  全市公路通车里程1933.36千米,其中高速公路37.29千米。全年货物运输量1747万吨,增长1.1%;公路旅客运输量3150万人次,下降0.2%。全年邮电业务总量8.77亿元,增长6.5%,固定电话用户16.6万户,移动电话用户79.2万户,电话普及率为145.5部/百人。互联网宽带用户20.2万户。全社会用电量68.7亿千瓦小时,增长2.8%,其中居民生活用电6.2亿千瓦小时,增长17.2%。全年城区供水总量5936万吨,管道煤气用户6.7万户。市区道路长度158.46千米,有营运公交车259辆,出租车269辆,客运总量3150万人次。建成国家级生态乡镇(街道)20个,省级生态乡镇(街道)1个、杭州市级生态乡镇(街道)4个。</p><p>  全年组织实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213项,其中国家级12项、省级62项。专利申请量5432件,专利授权量4000件。认定登记技术合同6项,总金额2037.2万元。年末,全市有高新技术企业169个,其中国家级90个。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94万人,增加10.2%;其中具有中高级职称1.31万人,增长5.2%。富阳市获“省创新型试点城市”和“知识产权示范市”称号。全市有幼儿园75所,在园幼儿2.39万人;小学46所,在校学生4.41万人;普通中学22所,在校学生3.42万人;中等职业学校3所,在校学生0.92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和初中入学率均为100%,初中升高中段比例99.9%。23个乡镇(街道)成为省和杭州市教育强乡镇。有线电视用户20.5万户,数字电视用户20.2万户。《富阳日报》全年出版300期,日发行4万份。市图书馆藏书35.0万册(件)。全市有各类医疗机构474个,医疗床位2652张,各类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3565人。推行“先看病后付费”诊疗服务。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5.22万人,参保率99.8%。计划生育率95.6%。全年举办各类群众性体育比赛68场,参赛运动员2.8万人。新建健身苑点6个、篮球场6个、乒乓球室5个,农村健身设施覆盖率100%。全年获得杭州市级以上各类奖牌258枚,其中金牌125枚。</p><p>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385元,增长11.1%;农民人均纯收入19380元,增长11.4%。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6.7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74平方米。</p><p>  </p><p>  </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size="4" face="黑体"><b>临安市</b></font></p>

<p>  临安市是太湖水系的源头,位于杭州市西郊,距杭州市区46公里。“临安”作为市(县)名由来已久,据临安旧志记载,临安县建置始于东汉建安十六年(211),时称“临水县”,县治在高虹镇高乐村。西晋太康元年(280)因境内“临安山”出名而更名临安县。据清乾隆《临安县志》载:“县西南十八里”有一座山,叫“临安山”,“高一百丈,周二十三里,《太平寰宇记》云‘县取此山为名’”。</p>

<p>  南宋建炎三年(1129)定都杭州,升杭州为“临安府”,临安县为其属县,“杭州”时称“临安”有三说:一是南宋偏安江南,有“临时安置”之意;二是南宋朝廷感念吴越国王钱鏐对杭州的历史功绩,以其故里“临安”为府名;三是寓有“君临即安”之意。临安市(县)名从西晋太康元年一直沿用至今。1996年12月28日,临安撤县设市。</p>

<p>  临安市属江南地层区中江山至临安地层分区,境内地层自元古界震旦纪至新生界第四系,除中生界三叠系和新生界第三系缺失外,均有发育;区域构造属扬子准地台钱塘台褶带。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受印支运动和燕山运动的作用,构成境内地形地貌的多样性和奇特性。</p>

<p>  境内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市境北、西、南三面环山,形成一个东南向的马蹄形屏障。西北多崇山峻岭,深沟幽谷;东南为丘陵宽谷,地势平坦,全境地貌以中低山丘陵为主。西北、西南部山区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东部河谷平原海拔在50米以下;西部清凉峰海拔1787米,东部石泉海拔仅9米,东西海拔相差1770余米,为浙江省罕见。境内低山丘陵与河谷盆地相间排列,交错分布,大致可分为中山——深谷、低山丘陵——宽谷和河谷平原三种地貌形态,中山(海拔高度1000米以上)面积占5.4%,中低山(海拔高度800米~1000米)占8.8%,低山(500米~800米)占18.3%,丘陵岗地(100米~500米)占57.4%,河谷平原(100米以下)占10.4%。</p><p>  【临安市2013年概况】&nbsp;临安市辖街道5个、镇13个,有社区11个、行政村287个、居民区14个。户籍人口52.7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1.97‰。全市生产总值409.23亿元,比上年增长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5.58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25.42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48.23亿元,分别增长3%、7.6%和13%。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8.7∶55.1∶36.2。全市文化创意、旅游休闲、金融服务、电子商务、信息软件、先进装备制造、物联网、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十大产业实现增加值163.31亿元,增长8.2%,占全市生产总值的39.9%。</p><p>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1.54亿元,增长6%。其中:种植业产值18.13亿元,增长9.5%;林业产值21.36亿元,增长2.7%;牧业产值10.36亿元,增长6.5%;渔业产值0.92亿元,增长10%;农业服务业产值0.77亿元,增长9%。八大主导产业实现总产值38.97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75.6%。其中:竹笋产值9.33亿元,增长3.1%;山核桃产值6.25亿元,下降6.4%;畜牧业产值9.44亿元,增长6.3%;蔬菜产值4.17亿元,增长13.5%;花卉园艺产值3.31亿元,增长13.7%;水果产值2.43亿元,增长11.4%;茶叶产值2.91亿元,增长6.6%;蚕桑产值1.13亿元,增长8.7%。粮食作物总产量8.85万吨,下降0.9%。新建粮食生产功能区666.67公顷,建成主导产业示范区2个、特色农业精品园4个;创建畜禽标准化养殖示范场10个。新建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中心5个,其中示范性中心2个;建成杭州市“三位一体”农业公共服务示范乡镇1个。推进“绿色家园、富丽山村”建设,15个精品村和15个特色村建设稳步推进;创建信用镇(街道)2个、信用村18个;完成农村饮用水改造工程32个,整治山塘102座、农村河道104千米、渠道60千米、堰坝50座。</p><p>  全市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个,总数555个,实现总产值652.6亿元,增长2.8%;销售产值644.8亿元,增长3.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219.9亿元,增长25.5%,新产品产值率33.7%。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销售产值369亿元,增长5.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53.8亿元,下降2.7%,其中利润总额31.2亿元,下降6.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产销率98.8%。</p><p>  固定资产投资164.45亿元,增长19.2%。从产业投向看,第一产业投资1.67亿元,增长178.7%;第二产业投资67.79亿元,增长5.8%;第三产业投资94.99亿元,增长29.5%。横畈产业区基础设施、金安国纪科技(杭州)有限公司、杭州可靠护理用品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国一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等项目开工建设。全年建筑业增加值16.74亿元,增长4.3%。56个有总承包和专业承包资格的建筑企业实现产值71.62亿元,增长13.6%。房地产开发投资63.71亿元,增长40%。房屋施工面积453.99万平方米,增长24.6%。当年开工面积131.93万平方米,下降6.6%;竣工面积58.74万平方米,增长31.9%。商品房销售面积61.99万平方米,增长19.8%;商品房销售额44.57亿元,增长18.4%。</p><p>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9.17亿元,增长16.1%,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68.91亿元,增长16.1%;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0.27亿元,增长16%。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售额103.91亿元,增长17.1%;住宿餐饮业零售额15.26亿元,增长9.6%。</p><p>  全年进出口总额16.51亿美元,增长13.5%。其中:进口3.11亿美元,增长7.8%;出口13.40亿美元,增长14.9%。从出口商品看,电线电缆3.11亿美元,增长3.7%;节能灯3.89亿美元,增长35.1%;纺织服装0.89亿美元,增长9.9%;医药化工1.3亿美元,增长20.8%;无纺清洁产品1.12亿美元,增长19.4%;其他产品0.12亿美元,增长30.7%;轻工类0.65亿美元,增长8.8%;其他机电0.59亿美元,增长29.8%;汽摩产品0.29亿美元,增长18.3%;装饰纸0.78亿美元,下降3.8%;五金工具0.26亿美元,下降8.8%;竹木制品0.21亿美元,下降13.5%;土畜食品0.19亿美元,下降15.7%。合同利用外资2.4亿美元,增长1.7%;实际利用外资1.63亿美元,增长15.3%。实际到位内资63.28亿元,增长11.4%。</p><p>  财政总收入48.64亿元,增长10.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6.12亿元,增长10.4%。税收收入24.99亿元,增长9%;非税收入1.13亿元,增长51.5%。地方财政支出41.82亿元,增长15.2%。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401.24亿元,增长10.3%,本币存款余额395.81亿元,增长11.3%,其中居民储蓄200.59亿元,增长11.8%;本外币贷款余额334.89亿元,增长6.2%,本币贷款余额328.07亿元,增长5.1%。</p><p>  公路客运量2802万人次,旅客周转量10.35亿人千米。公路货运量1931万吨,货物周转量19.88亿吨千米。水路货物周转量1.08亿吨千米。全市境内公路总里程2883.5千米,其中高速公路103.99千米。</p><p>  全年接待旅客787万人次,增长10.8%;旅游景点接待游客442.7万人次,增长5.6%;门票收入1.67亿元,增长10%。“农家乐”接待游客151.4万人次,增长12%,其中接待过夜游客77.8万人次,增长12%;经营总收入9218万元,增长15.6%;床位1.51万张,增长2%;直接从业人员1583人,增长4.5%。</p><p>  泥山湾路和锦天岛外接线两条干道建设、苕溪南路(临天桥—临西桥)路面整治改造完成;启动以BT模式运作的大学路北延三期工程,实施临天桥头五岔路口改造、临水桥拆建工程,玲三路全面修缮。浙江农林大学校门口、吴越街等15处公交站建设完成。建设完成城北城市苗圃公园2万平方米,累计新增城市公共绿化面积3.5万平方米。</p><p>  全市用电量30.7亿千瓦小时,增长4.8%,其中城乡居民生活用电4.4亿千瓦小时,增长12.4%。市区自来水日供水能力11.5万吨,全年供水量3216.4万吨,其中居民家庭用水量1410万吨。日常养护城区道路长度98.4千米、道路面积216.7万平方米、绿地面积33.8万平方米、鲜花面积7684平方米、行道树1.13万株。制定《临安市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3年度临安市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实施方案》。开展“清水治污”专项行动,建设完成城区及集镇污水管网64.53千米。创建省级绿色社区1个、杭州市级绿色学校6所。淘汰、关停重污染企业52个,审核完成重点污染企业清洁生产42个。环境监测过程中检查企业4319个次,其中立案查处79个。否决高污染、高能耗项目39个。</p><p>  全市电信、移动、联通、数字电视公司业务收入6.92亿元,增长6.6%;邮政业务收入5593万元,增长21.2%。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8.3万户,移动电话用户70.5万户,互联网宽带用户16万户。</p><p>  新增国家重点扶持高新技术企业7个、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业8个、省级专利示范企业3个、杭州市高新技术企业15个、临安市高新技术企业23个、临安市科技型中小微企业50个。临安市科技企业孵化器新入驻企业9个。新增省级企业研究院1个、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1个、市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4个。专利申请量3684件,授权量2862件。</p><p>  全市有幼儿园72所,在园幼儿1.75万人;小学40所,在校学生2.87万人;初中19所,在校学生1.31万人;普通高中5所,在校学生0.87万人;职高5所(教育系统),在校学生0.44万人。浙江农林大学有教职员工1586人,在校学生2.05万人,2013年毕业4984人。</p><p>  围绕“第四届钱王文化艺术节”,举办全市性文体活动100余场、中小型活动2000余场。开展“文化走亲”32场、送戏“下乡”900余场、送电影“下乡”3300余场、送书“下乡”1.6万册。新建农村“文化礼堂”25个,修缮农村历史建筑26座。普庆寺石塔、天目窑遗址群、功臣寺遗址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各类卫生医疗机构459个(其中市属医院7个)有床位1988张、卫生技术人员3156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323人)。人口计划生育率95.84%。临安籍运动员获杭州市级以上比赛金牌99枚、银牌102枚、铜牌80枚。16名临安市籍运动员参加第十二届全国运动会,获金牌2枚、银牌2枚。新建健身苑(点)30个,累计建成健身苑(点)898个;新建篮球场11个、乒乓室60个。</p><p>  全年增加就业岗位9002个,再就业354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71%。保障房竣工316套,竣工面积3.4万平方米。养老保险等“五险”参保6.3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35.27万人。</p><p>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320元,增长11.1%;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2397元,增长8.2%。农民人均纯收入17561元,增长11.4%;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3591元,增长12%。年末,城乡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分别为42.5平方米和77平方米。</p>





</div></div>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
地情网标识码:33001000114 备案证编号:浙ICP备 05000003 浙公网安备33010502001397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16位以上颜色浏览
主办单位:杭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