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5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并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的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及其催生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
“互联网+”是信息时代互联网形态演进及其催生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互联网+”是利用互联网的实践成果,它代表了一种先进的生产力,可推动经济形态不断发生演变。“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全社会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腾讯公司控股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总结“互联网+”时代的六大特征为:跨界融合、创新驱动、重塑结构、尊重人性、开放生态、连接一切。用最简洁的方式来表达就是八个字:跨界融合,连接一切。
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企业以商业模式颠覆为动力,激发和席卷着众多新技术新产品,渗透进一个又一个传统产业,改变着我们身边的经济与社会。年鉴的编辑工作也要融入这个世界潮流时代大趋势中去。
一、“互联网+”时代年鉴编辑工作面临新常态
随着移动网络、智能手机和智能终端外设产品等的不断普及,社会发展呈现出万物互联、虚实交融、智能数据、泛在计算、云端存储的趋势,从互联化逐步向物联化与智联化方向发展。
信息传播更加大众化、便捷化、多元化,传播的速度迅速提高,传播的内容从有中心的系统化向无中心的全时空扩展。这种发展态势对年鉴编纂工作的对象、流程和结果等都有着巨大的影响。随着年鉴编纂工作“触网”的深化,通过互联网植入到编辑出版系统的各种新技术、新应用、新工具在不断增加,使得传统的年鉴编纂行业正经历着一次从形式到内容的自我进化。方兴未艾的平台无纸化编辑、远程定稿、电子出版、网络订阅、微信推广、手机阅读、视频嵌入、3D互动等等,动摇了传统的“编辑—年鉴—读者”的线性结构,一种动态互联、多元呈现、用户参与的立体结构正在形成。
在“互联网+”时代,年鉴编辑工作面临着新常态:
1.信息技术渗透。信息技术融入编辑出版的程度越来越深、维度越来越广:从原先的编辑、排版、校对到如今各种智能化工具与软件的大量应用;从网络投稿平台、多功能的出版平台、优先出版到二维码应用、微信公众号传播……大量的信息技术正重构着编辑出版的各种要素,改造着编辑出版工作业态与出版物形式。例如互动式电子课本,它集数字化、多媒体、可交互、智能性等于一体,以直观的视、音、图、文展现内容,具有问题提示、图文介绍、动画演示、真人实景示范、电子书签、笔记和标注等多种功能。
2.阅读介质迁移。随着互联网不断发展,网络中的信息、数据呈几何级数增长,从静态的文字、图片逐步向动态的图像、动漫、视频及可交互的场景(游戏)方向演变,视觉元素与眼球享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在这种趋势下,一些编辑出版物不断尝试可视化嵌入。例如,涉及某一具体内容时嵌入图片连接,这种图片外观与传统书刊的图片没什么区别,但它可与用户手机上的移动应用程序APP相关联,用手机扫描图片即可在手机屏幕上产生图像化显示,带来别致的阅读体验。随着智能手机等个人智能终端的普及,人们的阅读介质也在迁移,从以往主要阅读纸质书刊向阅读屏幕内容迁移,从喜欢文字向钟情图文并茂迁移,从静态阅读向观看动态视频迁移。读屏、读图或看视频越来越成为阅读消费的主流。
3.用户选择权增强。互联网造就了一个用户强势时代,为普通网民创作自己的文化产品提供了便利。对年鉴编辑来说,最直接的变化就是“读者”发生了变化,不再是单纯传统意义上的读者,而是具有一定信息素养、多元需求和自主性的用户。从读者向用户演变,是一种质的演变。也就是说,用户不再被动接受提供给他们的年鉴编辑产品,他们拥有更大的阅读选择权。传统的“编辑—读者”关系的平衡被打破,编辑需要把部分选择权“出让”给用户,双方重构起一种双赢、互惠、协作的新型伙伴关系。
4.交互性内容需求。“互联网+”不仅是一种新的业态,而且是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不断重构人们的交流方式、人际及其社会关系,基于网络的各种交互逐渐成为生活常态。网络中的用户和编辑身份可以转换,通过智能手机与社交工具,围绕网络中所传播的信息、电子出版物(正式或非正式)的交流、评论可随时随地进行,人人可对出版内容进行某种重构或改变。这意味着,基于网络的新型年鉴的编辑过程,更趋向于一种互动式、动态化的内容建构与重构,例如腾讯新闻2007网络年鉴。而编辑与用户这种广泛的交互,就在构建一个有意义的社会网络与动态语义库,有益于年鉴编辑的收资和成品的精准传播。
5.人工智能渗透。社会智能化水平伴随信息化、网络化在不断提升,工业4.0的浪潮正驱使智能机器人的应用从车间操作扩展到无人驾驶等领域。知识工作领域的智能化渗透也是大势所趋。2015年11月,新华社正式推出人工智能记者“快笔小新”,在新华社经济信息编辑部、新华社体育部和《中国证券报》写作快讯、财报等稿件,还可以根据数据进行分析、判断,并且配上图表。人工智能代替编辑的部分工作正在发生。正如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喻国明所说,技术进步不可逆转,面对它,我们唯有用胸怀接受,用智慧识别,用勇气改变。
二、年鉴编辑工作的应对与变革
1.年鉴编辑思维互联网化。在“互联网+”时代,年鉴编辑必须用互联网思维统领编辑工作。“互联网思维”是中国创造用语,英语译作InternetThinking。2011年,百度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在题为《中国互联网创业的三个新机会》的演讲中提出“互联网的思维”概念,后被简化为“互联网思维”。所谓互联网思维,就是用互联网的模式来思考并且解决问题。通常认为,互联网思维包含用户体验思维、简约思维、零距离思维、大数据思维、跨界思维、流量思维、社会化思维、平台思维等多个方面,但其最核心的思想是“便捷、参与、免费”。互联网的信息传递和获取比传统方式更加便捷、迅速;网络论坛、微博、微信、网络直播的普及使得普通人参与热事热点,免费表达自我成为可能。
2012年1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腾讯公司时指出“现在人类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这样一个历史阶段。这是一个世界潮流,而且这个互联网时代对人类的生活、生产、生产力的发展都具有很大的进步推动作用。”对于年鉴编辑人员来说,要紧追世界潮流,培育自身的互联网思维,实现从“面向读者”到“服务用户”的转变,尊重用户的选择权和主动权,把他们看作鲜活的、可交互的个体,满足他们简约、便捷、个性化的体验要求。在此基础上,运用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向社会、向用户推送、出版优质的年鉴。
2.年鉴出版方式“全媒体”化。互联网与信息技术打破了传统的“编辑—读者”关系平衡,编辑的角色身份被细分或重置,出版的流程与形式正在被重构。年鉴出版要从以纸质书刊为主要媒介的单一化,向包括包括纸质书刊、光盘、互联网、手持阅读器、手机等移动载体的“多媒体”化转变。年鉴从纸质版向电子版、网络版、移动客户端等演进,不仅是出版介质的改变,而且是编辑出版过程的重组与再造,也是跨媒介整合。电子版、网络版、移动客户端具有良好的连通性、交互性、可重构性等特征,会带给用户全新的体验与参与感。
年鉴作为逐年编纂连续出版的资料性工具书,在全媒体出版方面,可以参考维基百科、百度百科之类的网络百科全书,建立一个多语言、内容自由、任何人都能参与的协作计划。年鉴的全媒体出版相比纸质出版,在用户参与方面无疑有着跨越性优势。用户在电脑、手持阅读器、手机移动端上查阅、阅读年鉴时,可以同步提交批注、评论、读后感等,提供超级连接、上传资料,还可以补充、编写条目,多层次地与年鉴产生互动。用户参与,有利于扩大年鉴收录资料的广度,特别是有关民营经济、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内容,可以更加便捷地获得第一手资料,弥补年鉴主要通过行政手段组稿的遗漏,把经济社会中活跃的、动态的、零散的信息容纳到年鉴的框架体系中来。用户参与,有利于加大年鉴刊载内容的深度,可以多角度、多层次地反映、记录大事要闻、特色信息。以《武汉年鉴》记录2016年武汉马拉松为例,如果通过传统路径组稿,那么稿件来源以武汉市体育局、《长江日报》社等为主,稿件风格也是官方的、全局的;然而,如果通过全媒体出版吸引用户参与,那么还可以从职业运动员、业务爱好者、志愿者、观众等微观的、多面的层面记录赛事,丰富年鉴内容的层次。
年鉴的全媒体出版相比纸质出版,还有一个极大优势就是容量大又便携易查。全媒体出版没有纸质出版的篇幅限制,可以通过云计算技术储存庞大的信息内容,在常规文字、图片的基础上,增加音频、视频、动态图片等资料充实年鉴、佐证年鉴。随着手机等移动客户端技术发展,全媒体出版年鉴便携易查的优势也越来越明显,纸质出版的“大部头”年鉴保存、携带、查阅时的不便都将迎刃而解。
3.年鉴编辑学习场域动态化。互联网是一个超容量、全球化的信息交互世界,打破了知识的垄断,带来知识的碎片化、微型化,各种微型学习资源十分丰富,泛在性学习变成现实,人们可利用移动客户端随时、随地学习。年鉴编辑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不断拓展学习场域,以构建动态的、可用的“活性知识”。年鉴编辑要接受、采用新型的、互联网+时代的学习方式,学会碎片化学习、搜索式学习、同伴式学习、社交式学习、积件式学习。编辑要利用各种碎片化时间,对所需的知识进行加工、整合,把碎片化的信息、数据变为有意义、有关联的新知识。编辑要善用各种搜索引擎,对遇到的各种新名词、新概念、新问题等进行多角度的搜索,在不断搜索中更新知识结构。编辑遇到问题要请教前辈同事,展开相互讨论,把前辈与同伴的经验、知识内化为自己的实用知识。编辑要把基于网络的虚拟社交成为工作、学习的重要途径,善于运用社交类工具寻找解决问题的节点,进行选题策划和与用户交流等。编辑要像储蓄一样随时存储知识单元,需要时提取与再加工。这种零存整取、动态更新的积件式学习要与日常编校工作、同伴交流或网络社交等有机融合。
4.年鉴编辑部门建设信息化。互联网作为一个这个开放的信息空间,不断产生、构建、汇聚着各种新型出版物。这些新型出版物不是传统的纸质书刊,也不是简单的电子文本与图片,而是“图画+文字+音乐+视频+超链接”的新型出版物,符合现代社会浅阅读、精阅读、衍生阅读多层次的需求,具有个性化、多元化、可触摸、可便携、可重构、可交互的特点。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互联网+”信息技术讯速融入,各个行业领域都在虚拟化、智能化。年鉴的编纂出版工作不能落后于其他行业,不能落后于其他期刊、出版物。为适应未来年鉴编辑出版的发展趋势,需要年鉴的主管部门、主办部门具备前瞻眼光,先行设计,分阶段地建设一批集智能化、网络化、信息化于一体,具备智能环境、透明计算、多屏触摸、自动传感、泛在连接、智慧编辑、3D打印等多种功能的信息化年鉴编辑工作室,从而承担未来年鉴编辑出版的重任。
(武汉地方志办公室 张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