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杭州概览 聚焦杭州 风雅钱塘 史志园地 数字方志馆 政务咨询
快速播报: · 方志馆里迎新春,金犬送福过大年   · 蒋文欢一行看望慰问离退休老干部   · 徐立毅对杭州市地方志工作做出重要批示  
站内检索:
  动态要情       今日杭州       史上今日       杭州之最       杭州百科    
  首轮志书       二轮志书       区县年鉴    
  湖山览胜       古镇名村       特色街区       民俗风情       特色美食       古今人物       诗词楹联       掌故丛编    
  志鉴常识       二轮修志       年鉴编纂       志稿选粹       百家争鸣       志人论集    
  新书速递    
  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史志园地 > 年鉴编纂
年鉴总纂的重要性与应注意的问题
文章来源:   作者: 访问次数:
    

  内容提要:总纂是年鉴编纂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年鉴质量的主要关口,搞好总纂是一部年鉴成功的经验。本文认为,总纂要把好政治关、体例关、史实关、文字关、图表关、校雠关。特别要突出抓好六方面的问题:一是纲目体例问题;二是概述的写作问题,包括地情概览写作和各篇的综述、章节的概况写作;三是审改方法问题;四是写法统一的问题,包括文字写法统一、表格设置规范及量词的统一;五是重复交叉的处理问题;六是照片安排问题。

  关键词: 年鉴编纂;总纂把关;职责

  年鉴尤其是综合性年鉴被誉为“地方百科全书”,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财政金融、文化、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它既为各级领导机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又为续修志书积累资料。编纂年鉴是一件功在当今、惠及后人的大事。年鉴总纂又是年鉴编纂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是对年鉴框架、条目等进行系统的再创造和精加工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提高年鉴质量的主要关口。

  何为总纂?对一本综合年鉴而言,总纂就是对书稿进行全面梳理,把各部类、各篇目变成有机有效的整体,使其发生质的飞跃,编成一部完整的书籍。总纂是年鉴编纂的重要阶段,是其编辑加工的重要过程,是确保年鉴编纂质量的重要步骤。总纂定稿是整本年鉴成与败的关键一环,搞好总纂是一部年鉴成功的经验。目前,有个别年鉴因为人手不足或其他各种各样的原因忽视了总纂工作,造成了许多诸如体例不规范、文风不统一、交叉重复、前后矛盾、画蛇添足、记载有误、数字不准、校勘粗疏等问题。所以,总纂是编纂年鉴必走的一步。

  如何把握住总纂这一重要环节,使年鉴质量在整体上得到优化,使其充分表现出思想性、资料性、权威性、时效性和语言文字可读性,是年鉴编纂需要重视的问题。要搞好总纂,首先就要制订好总纂方案,要选好人;其次要树立总纂人员的权威性,提高和加强其总纂全书的权力。从大的层面讲,总纂的方法就是通览全书,决断是非,把好政治关;分合取舍,终定篇目,把好体例关;查核资料,精益求精,把好史实关;斧削笔润,精雕细刻,把好语言文字关;横打竖克,总分相符,把好数字图表关;精校精勘,运用好“四校”,把好校雠关。从具体方面看,笔者认为总纂要重点抓好以下六方面的问题。

  一、纲目体例问题

  纲目是一本书之总纲,纲目的好坏,直接决定了该书的质量。事实上,笔者发现有很多地方年鉴不少篇章就是因为纲目设置不合理、没有科学分类而造成了逻辑混乱、条理不清、前后记述重复交叉和缺漏等情况。虽然在一本年鉴编纂之前,已经制订有一个粗纲目,可能也经过大家的研讨,但总纲不是一成不变的,从年鉴启动编纂之日开始至印刷出版之日为止,纲目要根据实际进行不断的调整完善。年鉴因其特定的年度性和地方性,每部年鉴纲目都会因客观形势的变化有所不同,更不是一成不变的,照抄照搬显然是不行的。随着对篇、章、节、目内容理解的不断深入,纲目需要进行不断完善。

  总纂对纲目的审核是其审核的重点。在总纂中一旦发现某篇目纲目设置有问题,就一定要“快刀斩乱麻”,动大手术,从纲目调整起,重新按照合理的篇、章、节、目调整内容。那样虽然表面看上去似乎手术动的比较大,可实际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怕动手术,纯粹地改改文字,就如同一个肿瘤不切除会引发大面积溃烂一样,整部年鉴就会功亏一篑。

  二、概述的写作问题

  年鉴是条目体,条目写作无疑很重要,作为总纂重点要考虑条目内容是否具有典型性,记述是否具有完整性,资料是否具有可靠性。但是,因为专题条目一事一条,相对比较好写,而概述要反映的内容较多,需要通盘考虑,尺度比较难把握,所以总纂要特别注重对概述部分的审读。这里所说的概述包括两方面:一个是地情概览(省情概览、市情概览、区情概览等),另一个是各篇的综述和章节的概况。

  地情概览的写作是总纂需要认真把握的。所谓概览,就是对某一地区总的情况介绍。概览各地设置不同,虽然都包括自然地理、区划人口等一般性内容,但各地要有体现当地特色的专题性内容。概览是一个地方的综合性简介,也是全书的灵魂,要如何用较少的文字反映比较广泛的内容,并使其更具本地特色是总纂人员需要考虑的,简单交给一位普通编辑编纂看来是根本无法到位的。也只有等总纂把全书通读完成后,才会更深刻地了解当地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特色,概览写作才能真正地体现某地的发展面貌,也才能高屋建瓴地拿出一个真正的“总体概述”来。

  各篇的综述和概况同样非常重要。由于责任编辑的能力有限、水平参差不齐,往往有很多篇目的综述写出来的实际效果都是不到位或者是干脆不能采用的。有的成篇累牍,有的写成机构介绍,有的写成大事记或总结报告,也有的过于简短没有反映当年节点变化,还有的没有考虑到年鉴资料保存的连续性,记述不完整,事物有缺漏……出现以上种种问题怎么办,就需要总纂统稿的时候来及时发现问题。当然,越是综合性强的篇目下的综述就越难写,就要考虑抓主要矛盾,哪些才是主要矛盾,这就体现总纂的认知水平了。当然,不同的篇目写作要求也不同,我们必须根据实际具体分析。综述内容既要体现当年现貌,也要体现纵向、横向相比的变化,还要体现总量。

  三、审改方法问题

  审改有两方面,一是宏观审改,从整体上全面审查,看是否抓住了关键,把握了大端,写出时代特点和地方特色,反映当地的真实面貌。二是微观审改,从内容记述中看是否实事求是,记述是否周密、合理、科学,是不是抓住了事物的本质。总纂过程中,除总纂人员一个人从头至尾审核外,我们还可以考虑增加审核关,多一个人多一道关,对我们提高质量是非常有好处的。在此方面,各地都有很好的经验可以值得借鉴。比如,《张家港年鉴》就要经过“两大关”的审改:① 内审关,即总纂人员组织责任编辑内部交叉审改。② 外审关,请权威部门、领导和行家审查。这些经验都是我们在总纂中应该吸取的。在审稿中,特别要注重增加“一关”,什么关?就是负责提供资料的各部门审稿关。有些同志可能认为,材料不都是各个部门提供的,还需要再一次让他们审吗?从《张家港年鉴》的实践证明,非常有必要。第一次提供资料的往往只是某部门的办公室秘书,由于他们所处的角度决定其很可能对某些具体业务不了解,或了解得不透彻,或遗漏一些重要内容,在审核时要求部门一把手或分管领导审核,那就往往会发现许多之前没有发现的问题。如果同类相关部门、一个综合篇目一起召开篇目审稿会的话,大家在联络感情的同时,通过共同探讨过程,互相提醒,效果会更明显,我觉得值得推广。

  四、写法统一的问题

  1.写法统一首先是文字写法要统一。因为一部书不仅是由许多不同责任编辑共同编辑完成的,更是由许多不同的部门撰稿人提供不同的资料合成的。由于每个人的经历不同,社会分工不同,文字水平参差不齐,认识各异,所编纂的稿件必然有差别。最简单的,同样一句话,有些人喜欢先写时间,后写事件;有些人喜欢先写事件,把时间穿插在中间写,写什么事于什么时间完成的,虽然都没有错,但读者看来就会觉着整本书不统一,年鉴就会像资料汇集本,作为政府年度公报就缺乏权威性了。总纂就要负责把这些虽然不错的文字按照同样笔法进行规范。我个人比较赞同先有时间后写事件的这种记述方式,这种方式体现了年鉴按时记述的特性。

  2.写法统一还要考虑表格设置也要规范。表格规范的重点是表头,表头设置要统一。我曾经看过多部年鉴,都没有很好地注意到表头的问题。有的表格表头表述方法是先写时间再写地点,有的先写地点后写时间,有的干脆时间或地点缺项、表述不全。有的写××情况表,有的写××统计表,有的写××一览表,有的又写成××情况一览表。有的最后有“表”字,有的又没有“表”字;在接转第二页的时候,有些有表头、有些又没有,有些写了“续表”二字,有些就缺了。更有甚者表格有横排、有竖排,让人看书还要颠来倒去的看,这些往往让人觉得很乱、不规范。我建议表格统一按照“表×年份+区域范围+主题+情况(或一览)”表述。因为前面有了表序,标题最后就不需要再加个“表”字了,以免重复。同样,“情况”和“一览”意思是一样的,不用来个“情况一览”进行同义反复,而表格本身就具有统计意义,一般不需要在表头加“统计”字样。对于人员名单的表格,相对比较特殊,最后直接用“名录”即可。表格原则上采用横排,不要竖排。

  3.写法统一更要注重量词的统一。为什么要单独强调量词问题。因为量词统一,可以使文章看上去整齐划一,更能体现年鉴的权威性。有些量词好几个都可以用的时候就要挑准一个作为自己年鉴使用的标准。比如写“有教师5人”、“有教师5名”,使用上应该都没问题,关键要注意全书统一。不要一会用“名”,一会用“人”。当然,从精益求精的角度看,就要考虑哪个量词使用更恰当些。《张家港年鉴》在实践中得出,如果是量词在名词的前面,用“名”比较合适,如:“有5名教师”;而量词在名词之后,用“人”显得更恰当些,如:“有教师5人”。同样,“开工5个项目”、“开工5项项目”都不错,但是“5个项目”显然就比“5项项目”更好。这些都是我们在编纂实践中发现的问题,也是总纂需要认真考虑规范的。

  五、重复交叉的处理问题

  在客观世界中,事物之间的分工是相对的,联系是绝对的。由于事物分类的多样性和考虑事物记述的完整性,因此反映各类事物的综合性年鉴出现内容交叉重复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但不能简单重复。要妥善解决交叉问题,以加强年鉴的科学性、整体性。出现交叉的现象大体有三种,即事业交叉、地域交叉和体裁交叉。总纂审改时对三种不同情况的交叉,要视其产生的不同原因,采取详略互见、角度不同和侧重点不同等办法解决。

  在处理交叉重复的同时,总纂还要善于从一个篇目的内容中及时发现其他相关篇目的记述疏漏。比如看到教育、公安、税务系统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就要想到信息化篇有无提及等等。总纂中,特别要考虑年鉴不仅要体现成绩的方面,存在问题同样也要记述。例如某地木材资源丰富,木材加工企业的年收入是当地财政收入的主体,是该地经济的一大优势。写这种优势当然是十分必要的。但是,由于木材加工业的竞相发展,木材砍伐过量,造成水土流失,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又给林业、农业及其他各项事业带来不利影响,产生了劣势。总纂时,不仅要写优势,也要在相关篇目中适当表述其不良影响。这样既写优势,又注意到其产生的劣势,就比单纯记述优势深化了一步,也更加全面真实地反映了情况。这样的年鉴稿,就有了质的不同。

  六、照片安排问题

  总纂除总纂文字外,还要一个重要的方面不能遗漏,就是对照片的总纂问题。照片是全书文字的补充,也是能最直观反映历史的有用的资料。从某种程度讲,照片比文字更能直接反映当时面貌,所以很重要。作为总纂,要根据地方特色和年度特色把握好年鉴彩页的照片选题,随文插图要注意与条目相契合,要做到年度重大事件的照片不缺、不漏,政治、经济、城建、文化、民生和农业、工业、服务业多点面照片都要有,还要考虑排版美观、实际。切不可任由责任编辑“拣到篮里就是菜”,毫无章法,有照片提供来的就放,没提供就算,只求“花花绿绿”即可。

  由于各地情况不同,年鉴所记的内容不同,编辑人员的素质不同,总纂工作量也不尽相同。但是,以上所述的需重点把握的这六个问题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也只有把握了以上问题,才能真正地做好总纂工作。以上只是笔者的一点浅见,各地都有许多先进经验,要出精品,各地就需要吸收外地的先进经验,结合本地实际加以创新,只有认真抓好总纂,才能真正编纂出高质量的年鉴。

  参考文献:

  ① 高生记:《年鉴总纂中应注意的问题》,载《沧桑》1995年第4期。

  ② 高生记:《年鉴总纂要注意的三个问题》,载《中国地方志》2003年第2期。

  ③ 陈连和:《奋力拼搏,加速总纂成书》,载《新疆地方志》1989年第2期。

  ④ 郭德滏:《总纂是保证志书质量的关键》,载《新疆地方志》1989年第2期。

  ⑥ 唐天尧:《关于志书总纂的几个问题》,载《福建史志》1991年。

  ⑦ 柳成栋:《如何搞好志书的总纂》,载《中国地方志》2007年第5期。

  ⑧ 富文:《保证总纂质量,加快修志步伐》,载《新疆地方志》1990年第2期。

附件下载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16位以上颜色浏览
主办单位:杭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