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杭州概览 聚焦杭州 风雅钱塘 史志园地 数字方志馆 政务咨询
快速播报: · 方志馆里迎新春,金犬送福过大年   · 蒋文欢一行看望慰问离退休老干部   · 徐立毅对杭州市地方志工作做出重要批示  
站内检索:
  动态要情       今日杭州       史上今日       杭州之最       杭州百科    
  首轮志书       二轮志书       区县年鉴    
  湖山览胜       古镇名村       特色街区       民俗风情       特色美食       古今人物       诗词楹联       掌故丛编    
  志鉴常识       二轮修志       年鉴编纂       志稿选粹       百家争鸣       志人论集    
  新书速递    
  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史志园地 > 年鉴编纂
年鉴,为谁而编?
文章来源:上海地方志办公室网站   作者:沈思睿 访问次数:
    

 


    2015212日,上海社会科学院主办的《社会科学报》在第八版《传统文化》版上,新辟方志丛谈专栏,刊登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沈思睿的文章《年鉴,为谁而编》,转载如下:
    原编者按:地方志被誉为一方之全史”“地方百科全书具有存史资政的重要价值。2014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首都博物馆参观北京历史文化展览时强调,要在展览的同时高度重视修史修志,让文物说、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激发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2014年,第五次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又作出重要批示地方志是传承中华文明、发掘历史智慧的重要载体,存史、育人、资政,做好编修工作十分重要。
    本报将携手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共同推出关于当下方志工作、方志史料等系列文章,为方志工作的建设提供助力。
 

                     年鉴,为谁而编?
                    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 沈思睿
 
    作为工具书的一种,年鉴记载的是一个行政区域内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上一年度内经济社会的新进展、新情况、新经验、新问题,尤其是地方综合性年鉴全面性、综合性、百科性的标签使得我们业内往往将年鉴称为地方百科全书”“资料大全”“文献总汇等等。但冷静之下,我们必须注意到,对于工具书而言,这个”“一定是相对的,是有重点的全,有选择的总。

                       《北岸时报》的启示
 
    笔者认为年鉴与中国传统的地情记录形式——地方志最大的区别在于,年鉴有着更为明显的公共信息传播性,而公共信息传播的终点就是读者,明确了读者群,无疑就为编纂工作确定了方针,以后的所有步骤都是围绕这一原则展开,而这一特征在中国港澳台地区以及外国的一些年鉴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这里举一个我在海外进修时遇到的真实案例,虽然是关于新闻媒体的,但也足够有借鉴作用。悉尼《北岸时报》(North Shore Times),这是一家社区报纸,发行范围就仅限于北悉尼地区的几个社区(面积不到上海的一个区,人口就更少了),但是在澳洲如此残酷的纸媒竞争中长时间屹立不倒。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一是完全按市场法则操作,与中国的国情、体制不同,澳大利亚的报刊基本上都是私有的。这些报纸都是真正的市场竞争主体,可以说这些报业品牌都是在市场中锤炼出来的。二是报纸定位精准,这也是最重要的。《北岸时报》多年来一直将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作为他们办报的方针,社区的居民已经把《北岸时报》当成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里有居民的心声、反映居民的喜怒哀乐。社区的居民既是报纸的读者也是作者,这种良性互动的局面正是报纸生存的根本所在。反思我们年鉴的情况,我们这么多年来有没有真正地去研究过我们的读者群呢?我们是否知道读者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年鉴呢?我们又有多少像《北岸时报》那样忠实的读者群呢?更直接地说,我们编年鉴的目的是什么?我们为谁而编呢?这是我们急需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次读者调查
 
    据此,《上海年鉴》编辑部策划一次读者调查活动。这次调查历时2个月,通过图书馆、发行公司、政府部门以及网络平台4种渠道获得有效样本163份,得出一个总体的数据,而每个渠道的样本又可作独立的分析。调查内容分四个部分:分别围绕读者群构成、对年鉴的认知、对年鉴内容的评价以及对年鉴的意见建议展开。通过对这次年鉴读者调查数据结果的初步分析,我们发现:
    (一)目前《上海年鉴》的信息含量、编纂水平基本能满足读者的需求。但在内容的深度、准确度以及查询便捷度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二)年鉴读者群的覆盖面比我们预期的要广,政府部门事业单位是主力,但体制外的企业公司也有不少我们的读者。年鉴在科研人员中使用率偏少,说明内容信息笼统不具体、年度数据不连贯、实用性不强,行业焦点、热点问题不够突出,内容、数据的严谨度、系统性方面还要下大功夫。
    (三)数字化、网络化是大趋势,年鉴类书刊也不能回避。
 
                        探索未来发展之道
 
    (一)年鉴可以形成若干自己独创的特色内容或者说特色栏目。这些内容或栏目应当是能够取得一定的社会效益和读者认同。例如扩充反应上海地域特点和乡土文化的内容、邀稿上海历史人文的文章、独家发布年度影像回眸、制作上海建筑、上海话、上海品牌、上海行业、上海非遗等专辑。
    (二)依照读者的数据,目前《上海年鉴》较受关注的栏目是统计资料、大事记、专文、专记、上海概貌、申城速览、社会调查、图照表格、历史专辑等栏目。反映了读者对年鉴资料性(特别是统计数据)、综合性、深度性、文化性内容的需求,可继续提高上述专栏的质量。重点、特色内容方面,如约请专家撰写独家文章,汇总上海年度报告要点,制作原创性表格等。
    (三)对一些读者关注度较弱的内容,要分析背后的原因,特别是一些内容较空泛、要素缺乏、年度特点地方特色偏弱的内容要果断调整删减。
    (四)善于利用网络媒介和新媒体来推广《上海年鉴》的品牌,拓展内容发布的平台。可以依托地方志、年鉴编纂的丰硕成果结合热点发布一些大众喜闻乐见、短小精悍的地情市情内容,以深入浅出的方式让读者了解编修地情资料类工具书的意义及重要性。重视年鉴内容的在线发布,除了将全文数字化上网以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单独研发基于移动互联网平台的APP产品,真正实现《上海年鉴》作者、编者、读者的互融互通。
    (五)高度重视年鉴类公共文化产品的属性,科学合理地安排推广和发行工作,不仅要让大众了解年鉴,还要能便捷地查阅年鉴。从读者调查的结果看,公共图书馆,包括大学图书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渠道,公共图书馆是由政府或社区支持和资助的文献信息中心,以收集、整理、保存、开发、服务为己任,面向社会所有人提供免费服务。公共图书馆在构建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职责是提高公众的文化知识素质、丰富公众精神生活、提供优质的文化信息产品。因此,公共图书馆必须重新整合信息资源,建设各种类型的数据库。开发特色馆藏资源。图书馆要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地方特色文献资源,对其中重要的资料、数据,分门别类加工、整理成专题数据库,并放在图书馆网站供读者查阅。这一点,与年鉴类地情资料工具书的属性是非常吻合的。
    此次调查样本虽不多,结果也可能带有一些其他因素,但总体上还是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可以为今后提升年鉴编纂质量提供一手的基础数据。此次调查也进一步巩固一个想法,我们一定要转变观念,树立读者意识。不要过于强调年鉴的官书性质,要根据年鉴忠实记载史实的资料工具书和普通出版物的性质,确定年鉴的办刊宗旨,有的放矢,详略得当,同所有工具书和出版物一样想读者所想,为读者服务。这样年鉴才有长久的生命力。(来源:上海地方志办公室网站)

附件下载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16位以上颜色浏览
主办单位:杭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